“十四五”光伏装机或超350GW 开局年原辅材料供应链偏紧

2020-12-14 13:21:19 太阳能发电网
“从目前测算情况看,‘十四五’时期的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时期。”12月1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如是表示。《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未来“十四五”时期,光伏发电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五年,光伏市
 “从目前测算情况看,‘十四五’时期的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时期。”12月1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如是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未来“十四五”时期,光伏发电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五年,光伏市场将呈现高增长态势,业内预测可突破350GW的装机水平。

 不过,高增长市场预期背景下,原辅材料供应链能否与组件产能匹配成为当前的热议话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多晶硅、玻璃和胶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挑战,部分供应环节会呈现结构性紧张局面。

“十四五”光伏装机规模同比大增

王勃华对“十四五”时期的光伏市场表示看好,并进一步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GW左右,乐观情况下可以达到90GW。

今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大幅提振了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信心,业内纷纷规划“十四五”时期的装机预期目标。

任育之在会议上称,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对“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进行测算。从目前测算情况看,“十四五”时期的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时期。他还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调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甚至全社会的力量,有必要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光伏制造企业、光伏发电企业,包括电网公司、传统能源企业的积极性。

任育之还表示,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布局基地示范工程行动计划,考虑在“三北”(西北、东北、华北)、西南布局多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动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平价基地,还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多模式集中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大力推动和鼓励屋顶和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使分布式光伏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对“十四五”时期的光伏市场表示看好,并进一步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GW左右,乐观情况下可以达到90GW。照此推算,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光伏新增总装机量可能在350GW~450GW之间。

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不少能源央企开发商和运营商纷纷制定“十四五”时期的新能源发展目标。

“我们初步规划,‘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总装机目标不低于12GW,整个新能源装机不低于20GW。”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路平表示。

 中核汇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亚飞也称,“碳中和”指引下,我们判断每年光伏规模会远远超过风电,达到60GW到90GW,我们设定了大概每年不低于5GW的装机目标。

基于融资成本考虑,与能源央企不同,部分民营企业希望在“十四五”时期更多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和技术优势。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陆川表示:“我们在地面集中电站领域计划每年开发不少于1.5GW,整体‘十四五’期间目标不少于10GW。另外,‘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户用项目在全国保持市场份额30%以上,工商业屋顶也会保持继续开发,不过其存在一些消纳等障碍问题。”

作为光伏制造企业的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建议,进入全面平价时代,行业要继续降本增效。同时,将光伏与土地、农业、林业等政策有效衔接协调,将工商业与居民屋顶及各种可安装光伏的空间释放出来,积极推动隔墙售电和电力交易市场化进程,给光伏足够的发展政策和环境空间。

他还建议,提升产业创新高度,产业链各环节重点打通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此外,通过科技创新把光伏发电、储能、氢能、智能输配电和智慧用能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应用相结合,构建一个智能化的低碳甚至无碳的新能源体系。

记者还注意到,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实际上已经在行动,并朝着早日达到“碳中和”目标的方向在努力。其中,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企业,分别加入RE100等绿色倡议,分别承诺最晚2028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和2025年所有工厂和全球运营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原辅材料供应链匹配问题引担忧

与多晶硅供需情况类似,光伏玻璃在“十四五”开局年供应也偏紧张,玻璃存在结构性紧张问题。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玻璃和胶膜成为光伏供应链上最为紧张的环节,尤其供需失衡下多晶硅和玻璃价格飙升,引起光伏组件企业频频“叫苦”。而进入“十四五”阶段,多晶硅、光伏玻璃和胶膜供应是否充足仍是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忧虑所在。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体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年底十几万吨产能会释放,2022年也会有7万~8万吨产能释放,大约增加20多万吨的供应。从供需情况来看,明年多晶硅供应偏紧,随着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紧张情况会有所缓解。目前我们要考虑国内“十四五”时期的规划,是否能够达到350GW装机水平,这也影响着企业的产能规划,等政策出台再定下一步产能规划来得及。

“多晶硅供应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不可能实时匹配。”王体虎还称,如果“十四五”规模激进点,海外市场已停产的产能、二三线部分“备份”产能会激活,这也会根据价格来调节。

他还提醒,如果“十四五”时期国内市场大爆发,企业应注意防范来自欧美市场的贸易壁垒风险,例如“双反”,不能过分盲目乐观。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某高管也认为,明年市场多晶硅会比较紧缺,产能供应在2022年会满足需求,接下来的供需情况仍待观察。另外,企业也要防范一些安全生产风险,这是第一位的。

与多晶硅供需情况类似,光伏玻璃在“十四五”开局年供应也偏紧张。

记者采访福莱特、安彩高科和旗滨集团等玻璃企业了解到,光伏玻璃在2021年会呈现短期结构性紧缺的趋势,到2022年以后紧张局面有所缓解,整体达到供需平衡。

至于短期结构性紧缺的原因,安彩高科市场发展部业务主管张涛称,玻璃新产能投产供应良品需要时间,如果182和210大尺寸组件市场占比增长过快,这种紧缺局面还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到2022年以后供应相对会充足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超白浮法玻璃企业转产光伏玻璃,这将进一步缓解光伏玻璃紧缺局面。

旗滨集团产品经理王敏向记者表示,相比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不易沾尘,有利于提升组件发电量,并且耐候性好、强度更强、透过率更高,进入光伏市场更有优势。同时,这有利于解决目前推广大尺寸组件企业面临的玻璃瓶颈问题,因为现有任意窑炉都可以生产相应尺寸玻璃。此外,超白浮法玻璃可利用现有产线进行生产,不用做任何重大改造,且通过4~6个月的冷端处理改造就可以满足光伏玻璃薄片化需求。
相比玻璃,胶膜在“十四五”时期的开局年供应也可能存在结构性紧张的情况,后期供应会有所改善。福斯特总经理周光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和油价偏低,上游EVA胶膜原料粒子厂有些停产了,导致今年胶膜供应比较紧张,不过随着市场扩产,明年紧张局面会得到缓解。同时,明年可能因为大尺寸组件产能快速推出,胶膜出现结构性紧张。预计“十四五”(2021年以后)全球装机量每年在200GW,整体胶膜供应没问题,不过到300GW可能就偏紧张。

某胶膜制造商市场总监也认为,目前胶膜呈现阶段性的紧张,到明年应该能解决。“由于今年双玻组件大比例上升,组件企业在扩产过程中并未与供应链做好沟通工作,于是出现了短暂紧张局面。受制于EVA胶膜原料粒子厂和制膜厂产能供应不足,紧张情况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十四五’时期的其他年份整体供应还是充足的。”


作者:张英英吴可仲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