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氢能正式被国家统计局纳入到能源统计体系,氢能行业的应用横跨能源、工业、运输、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是又一个万亿级和有潜力催生上百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赛道。万亿赛道 有人已经起跑 还有更多人走向赛场在碳排放碳达峰机遇下,“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年”。目前,包括山东、吉林、上海等
2020年起,氢能正式被国家统计局纳入到能源统计体系,氢能行业的应用横跨能源、工业、运输、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是又一个万亿级和有潜力催生上百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赛道。
万亿赛道 有人已经起跑 还有更多人走向赛场
在碳排放碳达峰机遇下,“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年”。目前,包括山东、吉林、上海等多省市将氢能纳入“十四五”规划,除各级政府超前规划、布局外,包括中石化、阳光电源、隆基等国内大型能源企业也在加速向氢能进击,共同构建一张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的“风光氢一体化”新兴能源网络图。
2021将是氢能快速发展“吹哨”之年
来源:国际能源组织
看见“风口” 众多能源企业已经起跑
“即使有资本加速投入,现阶段氢能发展也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飞跃……”2021年以前,准确的说,是在2020年9月份以前,这是众多氢能行业参与者、专家的普遍观点,直到氢能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有了“30 60”目标,但一些经历过低谷又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光伏企业和大型能源企业,已经提前一到两年嗅到了新的“风口”。
2019年7月,阳光电源在山西晋中榆社县签订了一个300MW光伏和50MW制氢综合示范项目。同年10月20日,阳光电源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签订制氢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PEM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进入2020年,阳光电源正式成立氢能事业部,几乎同时,总投资达到32.4亿元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榆树市风电及制氢综合示范项目正式签约,随后在8月27日,白城市阳光电源1GW风光储能项目、北方氢谷风光制氢试验等项目也成功签约,阳光电源成为国内光伏企业进军氢能的先行者。
“我们即将迎来氢能时代”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曾表示,阳光电源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全球领先的储能技术和制氢技术,实现绿色电力平滑可控入网,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除此外,众多能源央企也已提前布局氢能,2019年4月,国家电网与安徽明天氢能公司合作,打造中国第一个兆瓦级氢能源储能电站。2018年4月,华能清洁技术研究院与金鸿控股在河北张家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氢能领域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在更早的2017年,国家电投便借助冬奥会的契机,开始布局氢能领域,4月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签署“北京2022冬奥氢能交通”合作意向书,计划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进行合作;5月,国家电投在北京昌平成立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月,国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辽宁省朝阳区签订了一期投资11.3亿元的氢能源产业基地战略合作计划,重点在风电制氢和氢储能技术方面打造示范项目,随后,国家电投正式确立积极探索氢能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
作为能源企业中的“巨无霸”,三峡集团也是氢能开发的积极参与者,2017年12月,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在成都就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合作开展交流,双方深入分析氢能产业运营模式,积极建立试点,做好示范项目,共同助推氢能产业发展
时隔三个月,2018年3月,三峡集团旗下的三峡资本与PEM(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企业美国普顿公司在山东潍坊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氢能产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潍坊组建合资公司,将在制氢、储氢和加氢装备制造方面实现合作。
业内强强联合 更多选手涌上赛道
鉴于氢能源涉及的技术原理复杂、种类繁多,未来哪条技术路径将率先突出重围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待观察。目前来看,大部分发力氢能的城市都处于企业寻求政府资源和政府引入优秀团队的双向选择中。
“我们这行,技术、经验、资金缺一不可,尤其是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巨大的,一个企业或者一般企业根本做不了。”在2020河北定州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众多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氢能源技术门槛高,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有行业经验积累,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行业内部的“强强联合”和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集聚,将是中国氢能源发展提速的重要策略。
就在1月7日,中石化邀请协鑫集团、天合光能、隆基集团、中环电子等4家新能源企业,共同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视频对话会,未来将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开展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具体包括:合作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制氢、运氢、加氢设施,加大电池材料方面的技术攻关力度,合作推进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项目的落地,推动风光氢一体化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建设。
随后在1月11日,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实验室、联合运营中心在京正式成立,据悉,双方将努力打造一流的氢能科研平台、创新平台、转化平台、运营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持续推进氢能产业成果转化。
1月13日,已涉足风能的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斥资10亿 珠海港设子公司入局氢能等业务……
在中国能源企业加速向氢能布局的同时,韩国SK集团投资1.6万亿韩元(合15亿美元)收购美国氢能行业巨头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并进军亚洲氢能市场,据预估,到2023年,SK基于普拉格能源技术可生产3万吨氢能,到2025年具备28万吨的氢能产能。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国内建立多个真正聚集国内外行内头部企业的氢能产业城市集群,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做各自最擅长的事、发挥各自最强优势,相互找到资源结合点,避免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打通氢能产业个体发展难的困境,形成全产业链上下游有机合作,打造中国氢能全产业发展的格局。
五年内加氢站数量将攀升至世界第一
根据IEA(国际能源组织)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有470个氢气加气站投入运行,比2018年增加了20%以上。其中,日本拥有113座排在首位,其次是德国81个和美国64个。2019年中国的加氢站数量增加了三倍(从 20个增加到61个),排名世界第四,其次是韩国和法国。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
据《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在国内各省市、企业已经发布的规划中,到2025年,将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2万辆,加氢站超600座,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累计产值将超过9千亿元。而据中国能源报产业研究中心估计,在2025年之前全国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左右。
今年1月6日,北京市大兴区宣布,全球范围内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日加氢量4.8吨)和总面积4888平方米的国际氢能交流中心,即将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投入使用,园区科研楼及厂房将于2021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数据显示,自2017年开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先后投资建设加氢站。
未来可期 加速进入氢能社会
“今天氢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动力,世界不应错过这一独特的机会,使氢成为我们清洁和安全的能源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氢能未来,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这样描述,氢能将推动世界消费结构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低碳燃料转变,并加速进入氢能社会。
进入2021年,氢能等新能源已被写入多省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相关建议稿中,并对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转型进行重点强调,敲定了未来5-10年的新能源发展蓝图。截至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陕西、上海等多省市明确将推动氢能发展作为未来五年重要工作。
预计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高压氢气长输管道建设里程达到3000km,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程度迫近发达国家水平,氢能与燃料电池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及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作者: 来源:氢能观察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