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风电发展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021-02-08 10:19:01 太阳能发电网
2020年,中国风电创造奇迹—— 1年并网量超过去3年总和。这对行业来说虽是重大利好,但也面临很多潜在风险。首先,电网消纳挑战很大。7000多万千瓦风电加上光伏,相当于过去3年电网对新能源消纳的并网量。我们非常担心“限电”会卷土重来,这需要引起行业关注。其次,抢装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隐患。由于抢装需要,企业所有产能开足马力
2020年,中国风电创造奇迹—— 1年并网量超过去3年总和。这对行业来说虽是重大利好,但也面临很多潜在风险。

首先,电网消纳挑战很大。7000多万千瓦风电加上光伏,相当于过去3年电网对新能源消纳的并网量。我们非常担心“限电”会卷土重来,这需要引起行业关注。

其次,抢装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隐患。由于抢装需要,企业所有产能开足马力,导致产品质量鱼目混珠。今年1月份,某些抢装风机就开始暴露出质量问题,未来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第三,存在产能过剩风险。抢装加快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步伐,产业链上下游快速繁荣,这本是利好消息,但未来几年能否继续保持较大需求和产量仍未知,需引起警惕。

“碳中和”目标对新能源行业的利好史无前例。据不完全统计,近期主要电力央企“十四五”新能源投资计划已超过5亿千瓦,平均每年超过1亿千瓦,这还不包含一些地方国企和电力投资企业的投资规划,巨大市场确实令人振奋。

但不容忽视的是,风机低质、低价情况可能蔓延。在过去两个月投标中,有些项目的风机价格已下探到2700元/千瓦左右。对开发商来讲,低价短期内虽然可降低度电成本,但如果把全生命周期系统及质量风险算进去,却得不偿失。价格战对行业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风电在短期内仍面临土地和消纳的挑战。中国虽土地资源丰富,但事实上,在具体项目开发中,由于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找到合适机位并不容易。

目前,风电回归“三北”势头猛烈,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三省成为央企等大开发商争夺的热点,但速度过快会导致后期消纳问题暴发。为此,我们呼吁加快中东南部分散式风电发展,让它成为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重要补充。还要降低中东南分散式风电开发门槛,理顺关键环节,引入备案制,提高建设效率。

其次建议加码海上风电省补。只有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负荷大省清洁能源转型需求。广东省补出台后,静态收益来看,一度电相当于补贴2~3分钱;动态收益来看,可能有4~5分钱。但这离海上风电平价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各省份加大对海上风电补贴,在国补取消后,扶上马再送一程。

呼吁尽快明确储能身份。新能源在电源侧配备电化学储能是未来发展趋势,但如果只作为简单配套,则无法充分发挥价值,只有让储能参与到电力交易中,才符合长期市场导向,否则现有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很难盈利。另外,特别提醒行业高度关注储能安全,目前电化学储能行业刚刚起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技术差异非常大,为未来埋下安全隐患。

最后,“十四五”期间建议国家加快碳税和绿证推出,对地方政府进行相关考核,调动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系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本报记者李惠钰根据其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圆桌”2020年终线上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作者:田庆军 来源:中国科学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