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配电侧或迎来发展高峰

2021-03-05 06:57:55 太阳能发电网
能源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行业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新一代基础实施的开展势在必行。0 1新基建的提出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后我国各级政府在多种场合多次谈到“新基建”。其中,2020年4月发改委重新明确了中国“新基建”的范围,“新基建”主要涉及信息基础设施、融
能源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行业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新一代基础实施的开展势在必行。

0 1

新基建的提出

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后我国各级政府在多种场合多次谈到“新基建”。其中,2020年4月发改委重新明确了中国“新基建”的范围,“新基建”主要涉及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有关能源电力的新基建政策也陆续发布。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8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开展电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指导。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将能源电力行业作为“新基建”中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0 2

配电侧新一代基础设施发展的驱动因素

配电网处于电网和用户的中间环节。随着电网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用户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配电基础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配电侧急需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与当前适配的更加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当前配电侧基础设施驱动因素是电网侧和用户侧双轮驱动。

用户侧倒逼配电侧进行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能源转型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展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是必要手段。配电侧需接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元用户,需满足用户侧不断提高的再电气化水平,这就要求配电基础设施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从这一角度来看,用户侧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配电基础设施的支持,用户侧倒逼配电侧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满足用户需求。

电网侧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著,要求配电侧必须电网侧建设步伐。目前,国家电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并提出“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任务,南方电网提出建设“数字南网”。两大公司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已经开展了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配电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至少要与电网侧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为户用侧服务。

03

配电侧发展机遇

配电侧新一代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巨大。前文提出配电侧基础设施的发展受用户侧的影响。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数据,2019年风光累计装机容量为4.1亿千瓦时,这与我国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到的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存在很大差距,11年时间新增转机容量要达7.95亿千万,年均增长率为10.38%。未来风光发电空间巨大,但大规模的风光发电的并网消纳需依靠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的配电侧基础设施。据中国汽车协会的预测数据显示,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在2030年或将达到1亿辆,到2040年将达到3亿辆。如何满足这数量巨大的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要求,以及充放电过程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同样为配电网带来了挑战,也促使配电网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

储能是配电网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当前,电化学储能的成本不断下降,2020年地方性补贴政策也陆续出台,储能的经济效益不提提高。配电侧发展储能,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造成的电网调节压力及技术处理难度;同时还可减少弃风弃光、解决风光消纳,以及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电力相关企业要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拓展能源电力相关领域,争取在配电侧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巨大市场获得更加丰厚的效益。配电侧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提升硬件类配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通过5G、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的平台类软件完成智能化配售电,同时还需要配备储能等新的模式。未来,电力市场的开放性会不断扩大,会有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电力领域,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当前,电力企业应该在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积极涉足上下游业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例如,提供硬件+软件的一体化服务等。从另一角度来说,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电力公司,包括石油公司和传统电力、燃气等公用事业公司,它们之间的产业边界日趋模糊,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也不从事单一的业务,积极涉足能源产业的其他领域,这也为当前的电力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04

结 语

“新基建”自2018年首次被提出后,国家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各地投资新基建的热情不断高涨。能源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行业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新一代基础实施的开展势在必行。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中数字化、智能化的薄弱环节,未来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或迎来发展高峰,各参与主体应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作者:申欢欢 来源:中能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