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碳中和引爆BIPV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打开千亿市场大门

2021-03-16 12:20:26 太阳能发电网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其中碳中和的相关提案多次在会上提到。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被称为碳达峰碳中和的“30 · 60 目标”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其中碳中和的相关提案多次在会上提到。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被称为碳达峰碳中和的“30 · 60 目标”。

1. 碳中和

作者所熟知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在近十年有两条,一个是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主要是就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签署协议,根据各国的GDP大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哥本哈根协议》目的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此协议于2009年签订。

接着是近几年最有分量的《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20年11月4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2月19日,美国方面宣布,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的内在逻辑,在资本市场上,全球投资偏好未来将进一步向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作者从收集到的资料找到了碳排放量的各地区的占比,从区域来看,2019年亚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超过全球的五成,达到51%;欧洲及北美洲地区的排放量占比排在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8%和17%。由此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此地区的人口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中国在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第一位,碳排放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还有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伊朗、印尼和沙特。而中国近五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1.2%,高于全球0.8%的水平。

因此,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计划实施势在必行。

根据前瞻经济研究院整理出的数据,在2020年到2050年间,将有70万亿元左右的基础设施投资被直接或间接地撬动,包括发电侧大量的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的跨区输电通道、数量在千万量级的5G基站建设、物联网相关基础设施、交通领域加氢站和电动车充电站的加速布局,以及高铁、城际铁路的大规模扩展等。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来30年,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仅在能源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

2. BIPV概念如何成为近期资金集结地

2.1 BIPV是什么?

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2.2 BIPV的优势

(1)BIPV的寿命为25年以上,可避免因屋顶老化影响电力持续稳定消纳。

(2)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若屋顶所属权归用电方所有,可降低商业模式的复杂性。

(3)经济性高于“彩钢瓦+BAPV+部分购电”。

综上述因素,BIPV的优势确实是绝对的,国内BIPV市场未来将有可能达到1.3万亿元。政策上,日前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支持政策,BIPV也契合碳中和的相关政策要求,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作者: 来源:和信证券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