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氢”风再度席卷而来。继隆基股份携手中石化声势浩大地进入氢能领域后,7月16日,国资委发言人彭华岗公开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再度点燃市场对于氢能板块的热情。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
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氢”风再度席卷而来。
继隆基股份携手中石化声势浩大地进入氢能领域后,7月16日,国资委发言人彭华岗公开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再度点燃市场对于氢能板块的热情。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与对空气污染的关注掀起了第一轮“氢能热”,全球对氢能探索的脚步就没有停过,大批资本纷至沓来,渴望在这条初见雏形但依旧模糊的赛道中抢占先机。
然而,碍于技术、成本及应用场景的缺乏,以及国内外不少车企在氢能源和电动化两条路线上左右摇摆,尽管有政策的推动和引导,国内氢能产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一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不过,市场多方认为,这一局势有望在碳中和目标下得到扭转。“现在来看,氢能日益成为一个必选项。”在联美控股(600167.SH)总工程师武海滨看来,“氢”机会蕴藏在交通运输领域、能源领域燃料电池以及储能领域,是对传统能源体系的替换和颠覆,“其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未来可达到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一个巨大市场规模。”
实力玩家入局
相比其他能源,氢能燃烧之后直接变为水,凭借环境友好、产量丰足的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已成为新一轮能源变革的重要方向,吸引了众多实力玩家入局。
今年3月,隆基股份与朱雀投资合资成立氢能公司,由创始人李振国亲自带队,从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横跨至氢能领域。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计划将在2021年落地全球首个100辆49吨氢能重卡,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在氢燃料热电联产领域,联美控股成立氢能事业部后,近期与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力氢能产业链布局。
除民企外,“国家队”也纷纷进军氢能市场,其中不乏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能源等耳熟能详的大型央企。中国石化更是将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锚定“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一时之间,氢能市场上觥筹交错。氢能何以成为资本蜂拥的风口?
明阳智能CEO助理兼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潘永乐对财经网表示,氢能可以作为一种P2G双向转化的“介质”,具备零碳的属性。通过将新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成氢能源,随后经过储存、运输至所需要的场景进行发电,几乎不产生碳排放。同时,这一过程还能解决再生能源电力的间歇性、波动性等问题,为稳定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提供支撑,更契合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
另外,随着海上风电往深远海方向发展,海上风电的建设规模极为广阔。而海上风电制氢,也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双碳大背景下,各个企业都在寻找无碳的能源解决方案,氢能凭借其零碳循环的优势,自然而然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武海滨同样对财经网表示,制氢、储氢以及应用端的燃料电池技术近几年均有较明显的进步,为氢能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能源系统未来的发展来看,氢能将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各个企业未雨绸缪,纷纷布局氢能产业链,也是为了在将来的市场和技术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武海滨称。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中央层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政策框架的落地以及示范城市群的补充申报完成,氢能领域特别是燃料电池车产业链企业开始逐步发力,产业链订单今年以来逐步增加。同时,部分省市的氢能地方产业规划也完成了一轮更新,政策体系渐趋明朗。行业“游戏规则”的确立,也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绿氢”站上风口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曾公开表态,引进氢能才能真正做到脱碳。
从获取氢能源的方式来看,氢气作为“二次能源”需要利用其它能源制取。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原料提取的氢气被称为“灰氢”,成本较低但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如果将生产过程中的碳捕捉、封存起来,这部分氢被称为“蓝氢”,技术尚不成熟且成本偏高;“绿氢”即借助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氢气,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排放,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绿氢”有望成为主流。
“氢能被称之为未来的终极能源主要还是要依赖‘绿氢’,而不是传统产业的灰氢或蓝氢。”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财经网表示,当前光伏、风电制成的“绿氢”被赋予了重任和更大的零碳减排意义。
伴随着探索、发展“绿氢”成为行业共识,传统能源巨头、装备制造企业等正在迅速切入绿氢产业链。
据中石化规划,公司将在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领域进行布局,计划今年建成100座加氢站,“十四五”末建成约1000座加氢站。
煤制烯烃企业宝丰能源披露拟以自有资金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用于化工生产。
同时,清洁供热头部企业联美控股也计划布局包括氢气存储及末端加氢站的建设运营等氢能产业链。据武海滨介绍,加氢站作为城市氢能源系统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为氢能源汽车加氢,未来也是氢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源供应节点,与未来氢能源系统的协同性较强。其次,加氢站未来可以作为氢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站点,辐射周边区域,实现城市能源的无碳升级。
隆基股份则瞄准了制氢环节。隆基股份相关人士对财经网表示,隆基目前只介入了氢能产业链中的制氢环节,储运方面在进行研究性关注。“但需要明确的是,隆基不是做氢气的公司,而是为制取绿氢提供装备、技术和方案的公司。”
近日,风电企业明阳智能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正在积极进行氢能方面的研究。
千亿市场蓄势待发,技术、成本掣肘
祁海坤指出,目前氢气的使用主要以工业用氢为主。“十四五”将是氢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的重要窗口期,氢能应用的推广和普及,甚至会改变人们出行和生活方式,真正的未来能源、理想能源、零碳能源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氢能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细分环节都可以造就若干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
毋庸置疑,绿氢在“碳中和”蓝图下被提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有可能成为替代和颠覆传统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来看,绿氢产业的发展仍存在技术、成本等诸多掣肘因素不容忽视。
潘永乐指出,电解水制氢最大的成本就是电费,这意味着降低绿氢成本的前提也是需要持续降低新能源的度电成本。在制氢技术方面,国内普遍采用碱性电解水制氢路线,但诸如质子交换膜(PEM)制氢技术中的核心组件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有待突破。此外,在海水制氢方面的技术突破也很值得期待。
武海滨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总体投资较大,收益较差,但为了未来的应用不得不建设示范项目,探索相关技术和商务解决方案,企业压力较大;同时,氢能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成熟尚需时日,氢能源的商业化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来支撑。“这不仅需要较大的启动资金,更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对氢安全性的过度关注。”武海滨说道。
在祁海坤看来,当前氢能产业“卡脖子”问题出现在了中游环节的“储氢、运氢”上,加氢站和下游的应用端体量小和数量少,匹配不均衡,造成氢能供需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另外,目前加氢站的投资成本是普通加油站的5倍以上。“如何促进加氢站投资成本降低,也是当务之急。”
不仅如此,随着资本大量涌入氢能产业,也需警惕多点开花、发展过热之势。据《2020年氢应用发展白皮书》,近5年氢能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增长457%。截至2021年5月,已建成(或规划)30余个氢能产业园区,规划的燃料电池、车、站数量远远超出市场容量,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央企将发挥示范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曾研究指出,2010年以来,氢能产业总体有序发展,但也显现出顶层设计与规划不完善、政府监管缺位与政策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与设备制造存在短板等问题。
该课题组的研究建议,“十四五”时期,应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氢能新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供给侧的技术创新培育市场需求;打造若干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生态、夯实根基。需进一步统筹完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压缩氢气储运技术、液氢储运技术研发与应用,鼓励利用加油站、加气站改/扩建加氢站,增加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开展氢能交通、分布式发电等氢能终端产品示范应用。
武海滨同样指出,为促进“绿氢”产业发展,仍需在政策和制定标准层面给予支持。在他看来,宏观政策上国家已经把氢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给予大力支持,但在一些微观政策上,比如氢能利用的规范、标准,氢安全性问题等,还需要给出更明确的规定。
隆基股份则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整体的氢能产业规划,进一步完善氢能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产业政策,另外也需要不断完善从氢能生产、制造及产业端的各项标准。
“目前中石化及各大央企大力拓展加氢站或油氢合站的建设,有利于加速促进处于初级阶段的氢能行业更快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小规模应用到大范围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对制氢、储氢、用氢的产业链协作、氢能技术创新等都有良好带动和示范作用。”祁海坤表示,相信降低氢气供应成本、保证氢能源的稳定供应与引导能源消费转型的新发展格局很快将会出现。
作者:李璐 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