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环节的两大龙头,先后下调了硅片价格。11月30日,隆基股份自去年5月以来,首次下调硅片官方报价。两日后,中环股份也宣布降价,且相关产品降幅大于隆基股份。从数据上来看,隆基股份G1、M6硅片现价为5.12元/片、5.32元/片,降幅分别为7.4%、7.2%;M10硅片现价为6.2元/片,降幅为9.8%。中
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环节的两大龙头,先后下调了硅片价格。
11月30日,隆基股份自去年5月以来,首次下调硅片官方报价。两日后,中环股份也宣布降价,且相关产品降幅大于隆基股份。
从数据上来看,隆基股份G1、M6硅片现价为5.12元/片、5.32元/片,降幅分别为7.4%、7.2%;M10硅片现价为6.2元/片,降幅为9.8%。
中环股份G1硅片现报价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报价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报价8.55元/片,降幅6.04%。
隆基股份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硅片、组件制造商;中环股份现为全球第二大硅片制造商。
隆基股份下调硅片报价后,各方对其原因的分析有诸多不同,有的认为因硅料降价,有的则怀疑隆基股份想要清库存。直到中环股份开始降价,业内开始普遍认为,硅片环节率先打响了产业链降价第一枪。
两大龙头价格战
隆基股份对降价问题对界面新闻回应称,此次硅片价格的下降,主要因近日硅料价格松动。
中环股份则对界面新闻表示,降价的核心因素在于刺激下游的市场需求,且硅料进入下行通道,产业链各环节应回归理性。硅片对该公司而言,是以产定销,降价是结合上下游博弈情况和下游接受度正常的商业定价策略。
此次降价后,在165μm厚度中,中环股份的182尺寸较隆基股份低0.05元/片,166尺寸较隆基股份低0.32元/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是此轮硅片龙头价格战的开端。
上一轮光伏行业的价格战,开启于2017-2018年。当时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接连投掷重磅扩产和降价消息,从而形成了单晶硅片双龙头的产业格局。
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指出,此次隆基股份硅片价格下降,可能是出于增强182系列产品的优势,以及对182系列组件清库存的需要。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上市公司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表示,隆基股份目前的整体硅片出货量最大,但其主推的182mm硅片以自供为主。中环股份一直以来坚定推动210系列产品路线,该公司的182尺寸硅片产品外销比例较大。
但隆基股份对界面新闻进行了否认,称其182系列组件不存在清库存的情况。当前硅料紧缺,最终市场出货的组件数量有限。在碳中和预期下,组件需求持续旺盛。
近些年来,基于大尺寸硅片的高功率组件,成为光伏行业的创新趋势。光伏硅片尺寸主要分为182mm和210mm两大阵营。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以扩产182mm系列产品为主的光伏企业主要有隆基股份、阿特斯(CSIQ.US)、晶科能源(601778.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以扩产210mm系列产品为主的企业包括中环股份、天合光能(688599.SH)、东方日升(300118.SZ)、协鑫集成(002506.SZ)等。
中环股份此次报价,还首次新增了超大硅片218.2mm,报价9.22元/片。这无疑显露出中环股份在推动大尺寸系列电池片及组件的决心。
中环股份对界面新闻回应称,衡量光伏产品的重要指数是单位度电成本。218.2mm硅片的公开和市场报价,是出于218.2mm尺寸硅片存在需求的现实需要,是该公司为了在组件端500W市场上满足客户对更高功率的需求。
但硅片做大将面临碎片率过高,以及是否有成熟的市场接盘等问题。这些将是中环股份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
去年12月,中环集团的控股股东由天津国资变更为TCL科技,旗下中环股份也因此成为民企。
今年2月1日,中环股份便抛出了大手笔扩产计划,拟投资120亿元,建设50 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
该项目预计明年全部投产,中环股份单晶总产能将达到135 GW以上。这一产能将直接挑战隆基股份的龙头地位。
根据隆基股份8月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预计,其2021年底硅片产能可能达到105 GW。
作者: 来源:科创板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