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由中成空间打造的国内首个 光伏气膜 60kW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在原气膜上铺设柔性单晶硅光伏板,将光伏与气 膜有效 结合,不仅能为火力发电、钢铁、港口码头等企业实现环保封闭,还能产生清洁能源,建设绿色港口,换取碳排放配额指标,赋能低碳减排。同时,在 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的
2021年12月22日,由中成空间打造的国内首个 光伏气膜 60kW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在原气膜上铺设柔性单晶硅光伏板,将光伏与气 膜有效 结合,不仅能为火力发电、钢铁、港口码头等企业实现环保封闭,还能产生清洁能源,建设绿色港口,换取碳排放配额指标,赋能低碳减排。同时,在 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 气膜光伏 一体化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成空间产研基地光伏气膜项目,已并网发电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中成空间以“超市场半步”的眼光,自主研发出光伏气膜一体化的新能源技术。“我们将软性、轻质光伏板安装固定在气膜上,光伏板与气膜是相互独立的。单个光伏板组件尺寸为2000*1000mm,重量约为5.8kg/㎡,最大发电功率为375W/块,光伏板可以弯曲,安装快捷牢固,价格比薄膜便宜,转换率一般在20%左右。”据中成空间产研基地负责人介绍,电站发电收益一般由上网收益(上网电量*上网电价)和节省电费(自给自足电量*购买电价)两部分构成。以中成空间产研基地光伏气膜项目为例,按当地企业购买电价价格计算,项目的回收期大约5-6年。若日照时间长的区域,发电量更多,项目的效益也将更加明显。当然,最鼓舞人心的还是社会效益、换取碳排放指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据悉,中成空间产研基地的光伏气膜样板实现并网发电后,将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作用,积极将光伏气膜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和场景。通过在目前已建成的气膜上铺设光伏,应用新能源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企业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者:董非 来源:深圳新闻网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