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布“十四五”能源数字转型规划,重点加快新能源智能场站建设

2022-02-24 07:27:36 太阳能发电网
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数字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自治区能源数字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实现一个总体目标、聚焦三个建设领域、抓好六个重点任务”工作。其中,加快新能源智能场站建设列入重点任务之一,
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数字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自治区能源数字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实现一个总体目标、聚焦三个建设领域、抓好六个重点任务”工作。其中,加快新能源智能场站建设列入重点任务之一,力争到 2025 年底,风电场、太阳能电站智能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

围绕新能源智能场站建设,《规划》具体部署:深化数字技术与新能源场站的融合,促进风电、光伏的开发、建设、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提升,加快数字风电场、数字光伏电站建设。开展呼和浩特武川、鄂尔多斯碳中和产业园等新能源智能化项目,推动新能源集控中心、智慧运维平台、智能运维技术、新能源出力预测等技术应用。依托鄂尔多斯等地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库布齐等沙漠的“光伏+生态治理”建设、煤矿沉陷区等地的“光伏+生态修复”建设,以及农村牧区等地的“农光互补”建设,多元化推进自治区新能源智能场站建设。

在开展多元化能源服务模式中,《规划》具体要求:一是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优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在负荷规模大、新能源资源条件好的盟市,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结合既有煤电调节性能,配置一定规模的储能设施,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提高新能源电量消费占比;选择重点工业园区,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工业园区建设。

二是开展“多能互补”建设。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统筹自治区各类电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优先发展新能源,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在鄂尔多斯等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区域,开展“风光氢储一体化”;在托克托、岱海、上都、上海庙和魏家峁等输电通道起点地区,根据受端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改造挖掘配套煤电调节性能,配置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与储能项目,实施存量“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建设;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地,积极探索增量“风光储多能互补”建设。

三是打造数字能源城镇(园区),选取重点产业园区、商业区等开展能源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广冷热电综合供能、节能、光储充一体化等技术应用,打造园区能源综合管理平台,促进能源产供销用高效互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结合老旧城区改造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升级,开展新建城区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构建城镇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打造数字能源小镇、能源新城、智慧社区。到 2025 年底,力争实现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能源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城镇建设覆盖各盟市重点旗县。

四是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利用先进的控制、计量和通信等技术,实现多个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不同类型、较为分散可控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并作为一个特殊电厂整体参与电网运行和市场交易,开展聚合多种分布式电源、聚合分散储能和电动汽车、聚合工业可控负荷和楼宇中央空调等多种类型的虚拟电厂。

五是探索能源交易新模式。针对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根据不同用户的用能特性和利益诉求,考虑用能质量要求、用能时间段、用能需求量等多元化需求,制定涵盖不同价格机制的个性化综合能源供能套餐;并对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及预测,实现整体用能效率的优化。“十四五”期间,试点定制个性化能源服务,创新能源交易模式。

六是探索能源区块链创新应用。加速区块链和能源交易深度融合,研究试点能源数字货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积极促进电力领域多主体间点对点交易,逐步实现产销过程“去中介化”。

《规划》提出,推动“能源数字化+”产业发展。围绕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包头市“稀土+”产业中心、鄂尔多斯市装备制造、乌兰察布市石墨(烯)新材料生产、阿拉善盟清洁能源产业、呼伦贝尔市生态农林畜产品生产等基地建设,鼓励“能源数字化+”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农牧业、工业、交通、建筑、环境等领域,加快数据设备升级改造,构建各类大数据中心,深挖数据利用潜力,加快与其它行业协同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全区超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同时,通过持续推进新能源倍增行动,2022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使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40%以上。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