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能源大事记

2022-12-29 08:51:45 太阳能发电网
2022年岁末,《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秉承“览能源业界风云,为决策提供参考”的办刊理念,再邀业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本着“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原则梳理出年度中国能源十件大事。以时间为序,并辅记者点评以飨读者。 一、北京冬奥会尽显绿色理念 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隆重开幕。据介绍,这届冬奥会全

2022年岁末,《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秉承“览能源业界风云,为决策提供参考”的办刊理念,再邀业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本着“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原则梳理出年度中国能源十件大事。以时间为序,并辅记者点评以飨读者。

一、北京冬奥会尽显绿色理念

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隆重开幕。据介绍,这届冬奥会全部39个冬奥场馆,首次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同时,从绿氢火炬到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行,整个冬奥赛场上多个用能环节也都首次实现绿色氢燃料供应。

“绿色”冬奥会的背后,是来自中国能源企业的绿色支撑。奥运场馆100%绿色电能,来自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三峡集团等发自张北的风电和光电;从冬奥火炬那不熄的蓝焰,到冬奥赛场4座加氢站、816辆氢燃料电池车,所有氢燃料供应则源自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央企。中国能源企业为绿色冬奥保驾护航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二、发改委“两个明确”划定煤价区间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这份于5月1日正式实施的文件,被概括为“两个明确”:一是明确煤价合理区间(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每吨570元-770元之间);二是明确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燃煤发电执行“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两个明确”能带来“三个稳”:一是稳预期,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煤价预期,遏制投机资本恶意炒作,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二是稳供应,支持煤矿稳定生产,更好发挥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三是稳经济,引导煤价合理回落,稳定下游企业用电用煤成本,以促经济平稳运行。

三、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


7月1日,国家电网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作为又一条西电东送的能源大动脉,该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止于江苏省苏州常熟市,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5省市,全长2080公里,年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

这条特高压输电工程之所以引人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将担负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清洁电能大规模外送的任务,另一个原因是其作为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研发“常规直流+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集成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灵活、系统支撑能力强的优势,示范引领意义重大。

四、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投产

8月25日,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投产运行,意味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

2022年是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继中国石化百万吨级CCUS项目投产后,中国石油全年二氧化碳封存量也突破100万吨,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能源企业纷纷宣布启动大型CCUS项目。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CCUS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关注。

五、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

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核准已列入规划且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共4台机组)。这是继4月20日国常会对三个核电项目(共6台机组)予以核准基础上的又一次集中核准。由此,2022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达到10台。

一年核准10台机组,分析其因:一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强力支撑;二是“双碳”目标的引领。

六、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项目投产

9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着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项目产出的可降解材料可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土壤、海水等自然环境中仅需半年到一年时间便可无害降解。

煤化工改变百姓生活。在全球相继“限塑”“禁塑”,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大环境下,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被认为是理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可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吸管等食品包装领域,还可用于油气开发所需的桥塞、压裂球和各种暂堵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领域。

七、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11月23日,由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作为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16兆瓦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16兆瓦机组的问世,堪称我国风电业的“大国重器”:叶轮直径252米,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足球场;轮毂高达146米,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单机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已走在世界前列。

八、中俄东线全面贯通 西气东输四线开工

来自国家管网集团消息,12月7日,随着中俄东线泰安-泰兴段的正式投产,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宣告全面贯通;在此之前的9月28日,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

贯穿东部的中俄东线管道刚刚竣工,西气东输四线又已开建。在国家总体安全观指引下,我国能源战略通道建设不断完善。

九、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建成投产

12月15日,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海盐核能供热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用。该项目能够提供24小时热能供应保障,年工业供热约28.8万吉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

作为核能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中核秦山核电海盐核能供热项目的投产,为工业产业园区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新方案。

十、全国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气区诞生

12月27日上午10时,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电子显示屏上,天然气生产曲线跃上5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500.6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诞生了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的特大型产气区——长庆气区。

长庆油田依靠科技攻关,破解“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世界性难题。自2010年天然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跃居我国最大产气区后,十多年来产气量逐年提升。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