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上持续加码的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再次出手,拟豪掷400亿元再扩充全产业链产能。
晶澳科技1月19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当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
去年以来在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上持续加码的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再次出手,拟豪掷400亿元再扩充全产业链产能。
晶澳科技1月19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当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晶澳科技称,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电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拓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布局,提升公司垂直一体化产能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效优质光伏产品的需求,对公司后续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告还称,后续对具体项目的实际投资实施前,公司尚需按照规定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内部审议程序。
就在两天之前,隆基绿能宣布光伏史上最大扩产,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452亿元),就公司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上述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
光伏业内素来有一体化、专业化之争。在行业发展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攻某一环节的专业化经营是主流。但在几轮周期波动下,同时覆盖产业链多环节、减少外购的垂直一体化成为巨头们应对风险的共同选择。
开年没多久,两大龙头便宣布大举扩产计划,这是未来几年光伏一体化争霸将愈演愈烈的征兆。
截至2022年三季度,晶澳科技在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四。该公司以光伏电池片业务起家,于2010年将业务范围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近年来,组件龙头们的垂直一体化投资掀起新高潮,据澎湃新闻此前统计,晶澳在去年九次扩充一体化产能,合计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同为组件龙头的天合光能一度对垂直一体化持谨慎态度。前些年,就在其他头部组件竞争对手扩充上游硅片、电池产能之时,天合选择与通威联手“一体化”,于2020年11月宣布成立项目公司并共同投资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有的企业上下游全部自己干,有的企业上下游合作干。”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2021年4月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两种垂直一体化各有道理,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的价值不一样。彼时,他对上游投资的态度依然克制,“短缺周期时,上游利润高,但等产能富余之后,(硅料)盈利就会下来。”
但事实证明,面对最近两年光伏上游价格持续高涨和行业内卷加剧,天合已不满足上述产业链互补式补短板。2022年以来,天合抛出多份扩产计划,将自身的一体化进行得更为彻底。
2022年6月中旬,天合光能宣布计划在青海省西宁投建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从工业硅贯穿到辅材,一举成为光伏行业一体化扩产中涉及产业链最完整的一笔投资。
头部组件厂商晶科能源也是拥有从拉棒/铸锭、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到光伏组件生产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巨头。“如果现在还要单一去做硅片、做电池,以后不会有竞争力。“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去年1月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光伏企业的一体化程度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尤其在头部企业的竞争中,“大家的战略方向是一致的,在光伏行业,从硅片、电池到组件,你必须在各个环节具备一定的能力。”
在全球高纯晶硅及光伏电池片老大通威股份进军组件端之后,光伏企业的垂直一体化争霸格局生变。在近日播出的央视《对话》节目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2023年,通威在高纯晶硅环节有两个20万吨项目在建,电池片环节有50GW项目在同步推进,组件环节的盐城、南通、金堂项目也在加快建设。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