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光伏行业:消除隐忧才能一路光明

2023-05-08 13:30:20 太阳能发电网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并网容量达33.65GW,同比增长154.8%。至此,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425.89GW,超越水电装机量的415.46GW,跃升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光伏企业的数据也非常亮眼。77家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这些企业总计营收较上年增加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并网容量达33.65GW,同比增长154.8%。至此,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425.89GW,超越水电装机量的415.46GW,跃升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光伏企业的数据也非常亮眼。77家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这些企业总计营收较上年增加近4900亿元,达到1.26万亿元。其中,25家公司营收超过百亿元,19家公司扣非净利润超过10亿元,12家公司在期内实现营收倍数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不难预期,如果没有意外情况,2023年应当又是一个光伏装机大年。面对高景气的市场状况和一季度的火爆开局,几乎所有产业链中的企业都在年报中全力向投资者陈述行业未来发展存在巨大机遇。一种“时不我待”的研判,贯穿了产业链的上下游。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整个光伏产业看似前景喜人,但其中也有一些隐忧。2022年光伏产业成绩单中,贡献分数最多的是硅料企业。这些企业在其年报中,大都把业绩高增长归功于报告期内多晶硅等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去年我国多晶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使得多晶硅价格整体呈上扬走势,并屡创历史新高。但是,这种依靠产能结构性短缺带来的收益并不能持续太久。

而事实上,我国光伏产业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2008年,受国家扶持政策影响,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一轮扩张期,但从2011年开始,行业出现规模性产能过剩,到2016年,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不少企业因承受不了压力而破产。目前来看,似乎也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硅料“四巨头”中,通威股份规划在2024—2026年实现高纯晶硅产能规模80万吨~100万吨;大全能源目前正在进行扩产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30万吨;特变电工、协鑫科技也都规划在今年实现20万吨~30万吨产能落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为81.1万吨。未来几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将猛增数倍。

不只硅料,整个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都处于产能快速扩张之中。有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年底,我国光伏产业整体产能将超过800GW,而这一年国内实际新增装机量预计为95GW~120GW。显然,未来几年,我国光伏产能一直处于“富裕”状态,光伏制造端已经提前透支了数年的市场需求。

目前的产能过剩,实质上是结构性过剩,即中低端产能过剩,而先进产能(如N型硅料、大尺寸硅片、电池片等产能)却面临不足。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负面问题,如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个别环节还会出现囤积居奇现象,有的地方会出现割裂市场、区域封闭等问题。

这些隐忧将会对我国光伏行业长期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这就要求各部门和地方科学规划和管理光伏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全国光伏市场建设。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规范和标准引领,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特点合理引导上下游建设扩张节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

加强系统对接,深化全链合作,对于整个光伏行业发展而言极为重要。各部门和地方要有效利用国内光伏大市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交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加强多晶硅等新增项目储备,根据下游需求稳妥加快产能释放和有序扩产。鼓励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资本、技术、品牌为基础开展联合攻关,推进产业提质、降本、增效。

总体来看,我国光伏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政策调整和行业自律等措施来解决隐忧问题,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