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和太阳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其2023年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2%,预计发电量仍将继续加速增长。
2023年,风能发电量首次达1太瓦(TW),几乎相当于全美总装机容量(1.2 太瓦)。风能则在2022年突破这一门槛。
过去十年,西方国家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方面取得了进展。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风能已经成为能源需求高峰期的重要能源。
那么,为何联合国还表示目前化石燃料淘汰速度有待提升?
亚洲靠煤拉动经济增长
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但煤和天然气发电量自2010年分别增长了22%和37%。煤和天然气仍是全球能源系统支柱,且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仍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淘汰煤的势头正在增强。
过去十年,煤电厂每年新增数量急速下降。即使在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全球煤碳需求量仍在持续下降。煤炭市场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和美国等国家均出现萎缩。
然而,亚洲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严重依赖廉价煤炭推动经济发展。仅2022年,中国新增燃煤发电量就达27千兆瓦,抵消了其他退役燃煤发电厂减少的发电量。
但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全球新增煤电厂创历史新低。中国和印度都在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承诺“逐步减少煤炭使用”。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煤和天然气消耗量并没有以相同速度减少。这是因为相较于过去,尤其是在亚洲,人们用电需求增加。在过去20年,欧洲和北美用电量基本保持不变,其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了化石燃料。在亚洲,自2000年以来,电力需求增加两倍,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发电。
能源需求增长速度高于风能和太阳能增长速度
风能和太阳能仅仅对化石燃料需求增长起到了减缓作用,但并未能抵消其需求增长。在中国、印度、泰国和越南,情况尤为如此。这些经济体迅速增长,电力需求也随之增长。
发达经济体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缓慢,无法抵消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增长。
然而,前景不完全暗淡。2022年12月,国际能源机构(EI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能满足几乎所有新增能源需求。风能和太阳能由于成本低、可用性高,预计将供应大部分新增电力。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比化石燃料发电成本低,所以它们取代化石燃料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在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也是如此。然而,正如联合国所言,这一取代进程需大大加快,以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暖。
作者:编译 邹园园 来源:能源舆情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