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万亿!已有企业资不抵债!近百家光伏企业"负债前行"

2023-12-14 09:29:25 太阳能发电网

如今的光伏行业内卷加剧、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供需动荡……可谓里里外外都充斥着负面情绪。

此前,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总裁刘玉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三年,可能出现60%~70%的企业都会被淘汰的极端现象。近日,光伏黑马高景太阳能董事长徐志群也罕见发声表示:“而今一泻千里的‘第四落’,是‘剩者为王’游戏的序幕。”

如何在这场搏杀中生存下来成为每家光伏企业日夜思考的问题。谁又能成为“剩者”呢?

笔者统计了97家光伏上市企业截止到今年三季度的负债情况,截止到今年三季报,这97家光伏上市企业共计负债1.34万亿元。其中,有33家光伏企业负债金额超100亿元;负债金额超500亿元的有7家企业,分别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TCL中环以及阳光电源。

而在统计的38家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企业共计负债金额达9682.65亿元。其中,电池和组件环节负债金额最高达5765.4亿元;其次是硅片环节负债金额达2054.15亿元;硅料环节负债达1863.1亿元。

从负债率上看,63家光伏企业负债率超过50%;8家企业负债率超过80%;而金刚光伏和嘉寓股份两家企业的负债率已超100%,陷入资不抵债的风险之中。

为方便对比,我们暂先将光伏企业的负债率以60%划为警戒线。

多晶硅


2023年,在四大环节的产业价格中,跌幅最狠当属多晶硅环节。单晶致密料的价格从年初的17.62万元/吨跌至12月13日的6.02万元/吨,跌幅达65.83%。

今年硅料企业的利润空间虽然不断被压缩,但因前两年硅料的“暴利”,4家硅料企业负债情况整体良好,负债率基本在50%左右。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通威股份在负债金额以及负债率上都“占据高位”,分别为916.83亿元、54.52%;负债率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新特能源和协鑫科技,分别为50.52%、46.47%;大全能源负债金额以及负债率都为“垫底”,分别为67.48亿元、13.45%。



硅片

在硅片环节,双良节能和华民股份的负债率已突破警戒线,分别达到75.87%和60.38%。而刚跨界追光一年的华民股份的总负债同比增长率却高达739.58%,换句话说,华民股份今年的负债金额是去年同期的近8倍



电池&组件

与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的不断走低一样,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的价格也不断探底。自10月组件价格突破1元/W,组件价格就不断创新低。仅2个月的时间组件最新历史低价已逼近0.8元/W。用刘玉玺的话表示,这意味着完全跌破了成本价。而激烈的价格战背后是电池和组件企业举债扩产的“疯狂”。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1-10月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403GW;而组件产量已超359.7GW。相较于硅料和硅片企业,组件的企业的负债率整体较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有超六成的企业负债率已超过60%的警戒线,甚至有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在组件环节中,负债率最高的企业是金刚光伏,负债率达103.12%,公司已经出现资不抵债风险。而紧随其后的就是“重组中”的ST中利,虽与去年同期负债下降了23.6%,但其负债率仍高达92.29%;协鑫集成、沐邦高科和中润光能3家企业的负债率也均在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合盛硅业、阿特斯、东方日升7家企业负债规模均已超300亿元,占这一环节总负债金额的70%。



逆变器

在逆变器环节,负债率前三的企业分别是上能电气(72.46%)、阳光电源(66.32%)、锦浪科技(62.59%),均已超过负债率警戒线。其中,阳光电源的负债金额最高,达到530.85亿元;其次是锦浪科技达129.8亿元。


97家光伏上市企业负债情况(以负债率由高到低排名):




作者: 来源:数字新能源DNE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