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晶澳科技在北京发布了面向海上光伏应用场景的N型组件,宣布进军光伏新“蓝海”市场。
据悉,此次晶澳科技发布的海上光伏组件新品功率最高为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头部光伏企业以及部分光伏新势力相继推出了海上光伏组件,将产品应用场景从陆地延伸至海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晶澳科技在内,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以及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在过去两年内陆续发布针对海上光伏应用场景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群雄逐鹿之势渐起。
海上光伏市场空间有多大?
虽然这一赛道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业内普遍认为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在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张军看来,海上光伏的产品潜力有着广阔的安装空间,“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大约有1.8万公里,对应的海上光伏的装机容量有着超过100GW的潜力。而全球有海岸线长度长100万千米以上,意味着全球市场的潜力更是巨大。”
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光伏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不断拓展,这使得海上光伏近些年越来越受关注。
在政策层面,海上光伏的发展亦获得明确支持。2022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依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及海上风电基地、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设立标准化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国家新能源实证实验平台的作用,抓紧补充完善一批标准,形成完善的风电光伏技术标准体系。
而在地方政策层面,海上光伏被纳入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广东等省份的新能源项目建设规划中。据不完全统计,仅山东和江苏两个省份明确合计规划近24GW的容量。
然而,现阶段海上光伏的项目开发还面临多重挑战。
对此,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技术主管吴慕丹将其总结为:第一,海上光伏目前最大的瓶颈降本增效的压力大,这压力更大程度在于海上光伏项目的工程建设条件比较恶劣,工程建设成本比较高;第二,海上光伏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的难度很大,一方面目前国内没有太多的工程案例、缺乏经验积累,另一方面,没有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标准进行支撑;第三,项目开发的路线周期很长,涉及审批的部门非常多,从规划选址、立项到施工许可到最后的建设运维阶段大概有三十多个审批流程;第四,海域使用存在制约,用海要求不断提高;第五,当前,相关部门的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过,谈及海上光伏的降本增效时,吴慕丹肯定了当前海上光伏的相关技术确实在不断突破的现状,且来自组件端产生的成本已经不是当前海上光伏项目降本的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各企业已经发布的海上光伏组件产品主要是基于N型电池技术,但分为TOPCon和HJT两大技术路线。其中,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企业选择TOPCon技术路线,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则发布了适用于海上场景的HJT组件产品。此外,一些企业所发布的适用于海上场景的光伏组件产品功率达到了700W,具备典型的高功率特征。
“组件功率无论是600W还是700W,TOPCon、HJT电池技术都可以做,但基于可靠性等因素选择上,我们认为TOPCon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张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解释了此次晶澳科技海上光伏产品的技术路线选择的原因,“HJT技术未来也有发展空间,我们也在持续研发,但目前我们的海上光伏产品主推TOPCon技术路线。”
在谈及各家海上光伏组件产品功率差异时,张军认为,组件的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参照PERC时代,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的组件产品并非那些大功率组件。”
作者:曹恩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