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成技术迭代期光伏企业突围关键

2024-05-17 07:28:27 太阳能发电网
纵览2023年年报,光伏A股上市公司喜忧参半。

光伏供应链增产扩张与价格下行相互博弈,资本市场亦出现了剧烈波动。近40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光伏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9.22%和-23.01%,这与去年同期的80.31%和180.01%相比,差距明显。

光伏企业盈利下滑的背后,既是技术进步带来组件成本降低,进而引发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又体现着行业主体竞速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竞争格局深化调整。

业内认为,尽管挑战重重,光伏产业作为助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多数光伏企业业绩同比下降

2023年,虽然光伏市场总市值缩水,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但回溯过往三年,资本市场整体依然保持上扬态势。

在记者统计的38家光伏上市企业当中,有25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占统计企业数量的66%。

具体来看,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及天合光能营收位列前四,2023年全年营收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3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通威股份营收同比下降。

晶科能源2023年营收达1186.82亿元,相较2022年的826.76亿元,增幅为360.06亿元,增速为43.55%。天合光能2023年营收1133.92亿元,较2022年的850.52亿元,增幅283.4亿元,增速为33.32%。隆基绿能2023年营收为1294.98亿元,与2022年的1289.98亿元相比,增幅仅为5亿元,增速为0.39%。

虽然经营状况总体良好,但年度营收同比增速明显放缓。

2023年通威股份营收同比增速为-2.33%,对比2022年124.32%,营收同比增速降低了127%;隆基绿能2023年营收增速为0.39%,对比2022年度的59.39%,降低了59%;晶科能源2023年营收增速为43.55%,对比2022年度的103.79%,降低了60%;天合光能2023年营收增速为33.32%,较2022年度的91.21%,降低了58%。

看向净利润,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爱旭股份等1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了单季度最快速跌幅。TCL中环在财报中指出,“经历过去三年的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光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链价格的超预期下跌,让各大光伏企业叫苦不迭。叠加从P型到N型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不少龙头企业面临着存货跌价和固定资产减值的双重压力。

反观业绩上升企业,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其一体化业务有助于成本降低,性价比优势明显。

晶科能源负责人告诉记者,晶科能源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业务聚焦从硅片到组件的一体化业务,同时具备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开拓储能市场。

据了解,晶科能源2023年底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形成 8500/9000/11000万千瓦产能,一体化程度较高,其中电池片环节具备TOPCon产能超过7000万千瓦,占公司电池片总产能比例约78%。

此外,晶澳科技也在报告中说明,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优质一体化使得企业盈利稳健。晶澳科技晶硅制造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N型产能有序释放。2023年晶澳科技新增电池片产能均为TOPCon技术路线,合计4000万千瓦,2023年底N型电池片产能达到5700万千瓦,组件产能达到500万千瓦,硅片、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天合光能则明确,多领域协调扩展是企业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天合光能向光伏支架、光伏系统、储能及电站运营等多领域协同拓展,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望长足提升。

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行业前景光明。但在碧波之下,是暴跌的产品价格和资本的暗流涌动,光伏产业链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或将迎来新一轮震荡。

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供需格局扭转尚待时日

当前,我国光伏装机量继续保持提升态势。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381万千瓦。截至2024年3月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595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37950万千瓦,分布式28000万千瓦。

装机需求态势良好,让光伏企业增产有了理由。从已公布的2024年出货目标看,龙头企业仍在计划扩产。

然而扩产并非保障业绩的良方。反映在2023年年报上,受产业供需失衡和价格低迷的双重影响,光伏上市公司2023年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当前,这种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依然突出。

看向供应侧,光伏原材料如硅料、硅片等生产还在逐步扩大规模。尽管不乏仍会出现原材料周期性供应紧张的情况,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创新技术手段等方式,制造端也可以在有限的硅料资源下生产出更多光伏产品。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资本支持下,制造端产能扩张、竞争激烈但产品价格疲软,后续落后产能存在被淘汰的压力。

看向需求侧,产能增长和价格走低的叠加效应让光伏电站开发的经济效益突出,一定程度刺激着装机需求的增长。但当前,光伏出口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贸易形势,国内市场也需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在“内卷”的副作用下,国内光伏产业正在经历周期性“拷问”。某光伏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对市场预期导向的判断,企业纷纷选择产能扩张,供需失衡的情况仍可能持续。

随着周期性调整,业内都期待产业链盈利底部快速到来。多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亟待落后产能退出,供需格局扭转尚待时日。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密集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各大光伏龙头企业均在强调对新技术的规划。换言之,当供给扩大给产业链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时,新技术的投入则是维持光伏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业内专家表示,光伏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看向净利润,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爱旭股份等1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了单季度最快速跌幅。TCL中环在财报中指出,“经历三年的上升周期,自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光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链价格的超预期下跌,让各大光伏企业叫苦不迭。叠加从P型到N型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不少龙头企业面临着存货跌价和固定资产减值的双重压力。

反观业绩上升企业,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其一体化业务有助于成本降低,性价比优势明显。

晶科能源负责人告诉记者,晶科能源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业务聚焦从硅片到组件的一体化业务,同时具备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开拓储能市场。

据了解,晶科能源2023年底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形成8500万、9000万、11000万千瓦产能,一体化程度较高,其中电池片环节具备超7000万千瓦TOPCon产能,占公司电池片总产能的78%。

此外,晶澳科技也在报告中说明,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优质一体化使得企业盈利稳健。晶澳科技晶硅制造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N型产能有序释放。2023年,晶澳科技新增电池片产能均为TOPCon技术路线,合计为4000万千瓦,2023年底N型电池片产能达到5700万千瓦,组件产能达500万千瓦,硅片、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天合光能则明确,多领域协调扩展是企业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天合光能向光伏支架、光伏系统、储能及电站运营等多领域协同拓展,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了长足提升。

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行业前景光明。但在碧波之下,是暴跌的产品价格和资本的暗流涌动,光伏产业链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或将迎来新一轮震荡。

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供需格局扭转尚待时日

当前,我国光伏装机量继续保持提升态势。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381万千瓦。截至2024年3月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6595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37950万千瓦,分布式28000万千瓦。

装机需求态势良好,让光伏企业增产有了理由。从已公布的2024年出货目标看,龙头企业仍在计划扩产。

然而扩产并非是保障业绩的良方。反映在2023年年报上,受产业供需失衡和价格低迷的双重影响,光伏上市公司去年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当前,这种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依然突出。

看向供应侧,光伏原材料如硅料、硅片等生产还在逐步扩大规模。尽管仍会出现原材料周期性供应紧张的情况,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创新技术手段等方式,制造端也可以在有限的硅料资源下生产出更多的光伏产品。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各方资本支持下,制造端产能扩张、竞争激烈但产品价格疲软,后续落后产能存在被淘汰的压力。

看向需求侧,产能增长和价格走低的叠加效应让光伏电站开发的经济效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刺激着装机需求的增长。但当前,光伏出口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贸易形势,国内市场也需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在“内卷”的副作用下,国内光伏产业正在经历周期性“拷问”。某光伏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对市场预期导向的判断,企业纷纷选择产能扩张,供需失衡的情况仍可能持续。

随着周期性调整,业内都期待产业链盈利底部快速到来。多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亟待落后产能退出,供需格局扭转尚待时日。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密集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各大光伏龙头企业均在强调对新技术的规划。换言之,当供给扩大给产业链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时,新技术的投入则是维持光伏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业内专家表示,光伏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作者: 邱燕超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