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低谷,等待出清。
江西光伏首富李仙德,压力很大。
6月下旬,其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告了新增担保动态。
主营光伏组件一体化的晶科能源称,为子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担保53.79亿元,累计对外担保518.16亿元。
主营光伏电站业务的晶科科技称,为子公司新增担保15.81亿元。
公告显示,被担保的多家子公司出现亏损,此举为经营资金需要。
事实上,晶科能源的债务压力也大,今年一季度末,其负债总额增至约955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
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引发平均售价走低,晶科系的经营不乐观。
行业振荡期,海外关税政策同步施压,为李仙德的生意蒙上一层迷雾。
1
周期低谷
李仙德控制的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长期高居全球第一,直至2020年被隆基取代。
2022年,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他立志,三年重回第一,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达成愿望。
2023年,光伏行业供需错配,有的企业利润下滑,有的企业亏损,李收获营利双增。
这与他坚定选择N型TOPCon组件,提前进入量产周期密切相关。
2023年,N型电池和组件加速市场渗透,逐渐替代P型组件。晶科能源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6%,走在行业前头。
即便如此,李仙德接受专访时坦言,“新一轮行业出清节奏不可预判,要做好长周期准备”。
“制造水平、组件效率的细微差距,反映到业绩上都是成规模的。”李称,光伏组件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品。
他指出,这波N型迭代P型的潮流,还要叠加供大于求的情况。
此判断缘于去年以来,行业产能利用率降低,组件价格一直低位徘徊。
根据InfoLink的数据,今年上半年,TOPCon组件价格大约在0.88-0.9元之间,项目价格朝向0.9元以下,这反映了产能过剩带来的低价抢单态势。
李仙德判断,现在的价格对未来交付是负担,因此基本不参与“低价竞标”。
一季度,公司业绩降温,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下降29.09%。
李仙德表态称,2024年会压缩运营费用,但不会压缩研发和市场费用。
2
扩张包袱
光伏行业激进扩产,李仙德掌舵的晶科系也频频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晶科能源回归A股以来,两年间通过可转债、定增等方式,累计融资超300亿元,包括IPO募资60亿元。
分拆出去的晶科科技,也融资超100亿元。
所融资金,大多投向项目基地建设,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比如,晶科能源的IPO融资中,有26.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晶科科技多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节余资金也用于此。
晶科科技《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这些融资支撑着李仙德大干快上,也让公司负债率高企。
“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李曾坦言。
对于2024年的经营计划,他提到,将保持谨慎的扩产节奏,优先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水温骤冷,李仙德今年没有再融资。然而,债务包袱有点重。
一季度末,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超20亿元,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仅11.72亿元。
同期,晶科科技亏损0.99亿元。
两家公司有业务关联,晶科科技的光伏电站建设所需组件,可由晶科能源提供。
此前,晶科科技一年向晶科能源采购金额高达2709.9万元,其也曾为晶科能源下属公司建设光伏电站及储能项目。
李仙德多次表态,光伏+储能,一定是未来电力储备的供应模式。
有投资人建议,将晶科科技和晶科能源进行重组,整合一体化优势。
“两家公司独立运营,有利于各自专注于主营业务及更清晰的估值定价。”晶科能源回应,暂无兼并重组计划。
公司方面向《21CBR》记者表示,没有进一步大额融资计划,“公司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2亿元,较为充裕。”
3
海外先手
全球化影响着光伏行业格局,李仙德下了一步先手棋。
2012年前后,产业进入一段低谷,李仙德即推动晶科能源的全球化布局。
到2023年末,公司已在马来西亚、美国、越南设立了海外生产基地,拥有行业最大的12GW海外一体化产能,以及超过一万名境外员工。
他设立了多个海外销售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3年底,晶科能源的境外资产约319.91亿元,占总资产24.21%;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六成。
海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李仙德认为,一体化更能抵抗市场波动风险。
刻下,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频出。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4.710, 0.06, 1.29%)电池加征关税。
晶科能源坦言,不确定其海外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产能,能否规避关税风险。
正在经历的资本市场低谷,也让他感到无奈。
上半年,晶科能源股价持续震荡,截至6月27日,半年内市值蒸发超过140亿元。
2024年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李仙德家族的身家约215亿元,较前一年缩水超百亿。
“一地鸡毛的资本市场,让我们逐渐思考,什么才是价值投资。”
最近,李仙德在公开演讲中感慨,其定的主题为“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有人问我现在是不是行业底部,什么时候才能产能出清,我认为接下来还会有一点难。”
他坦言,当下,只有做好自己。
作者:覃毅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