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光伏产业遭遇“暗战”

2012-10-11 11:11:49 太阳能发电网
       10月10日 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将对从中国进口太阳能板与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34%至47%的关税。   10月8日,欧盟公布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此次抽样调查企业总共134家,其中6家为强制应诉企业,包括英利、尚德、赛

    

  10月10日 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将对从中国进口太阳能板与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34%至47%的关税。

  10月8日,欧盟公布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此次抽样调查企业总共134家,其中6家为强制应诉企业,包括英利、尚德、赛维、锦州阳光、晶澳和旺能光电。

  9月6日 欧盟正式发出通知,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

  9月4日 商务部致电英利,通报中方已收到欧盟光伏案照会,并召集英利与尚德、天合、阿特斯这 4家光伏企业的代表和反倾销律师,于9月4日举行紧急会议商议对策。

  8月31日 欧盟已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称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8月30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与德国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光伏产业的有关问题,避免反倾销,进而加强合作。

  8月20日 商务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贸易壁垒调查的最终结论,认定美国存在至少6项违反WTO相关补贴规定,商务部将依法采取相关措施,要求美国取消对中国出口的限制。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已经接收由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提出的“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调查”的申请,涉及金额达几十亿欧元。

  8月17日 商务部受理了中国企业对欧盟多晶硅企业的双反申请,并将在一个月后宣布是否立案。

  8月3日 商务部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和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四巨头提交《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产业的紧急报告》,该《报告》呼吁,在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进入45天倒计时之际,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三位一体”积极应对,制定反制措施。

  8月1日 四家光伏企业准备在8月2日停工1小时,抗议SolarWorldAG等企业此前向欧盟所提的对中国产太阳能板征收反倾销税的要求。不过,这一计划在8月1日深夜被临时叫停。

  7月26日 中国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在北京发布《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正式请求中国政府尽快采取积极措施,以维护国内光伏企业的合法权益。

  7月25日 欧洲光伏电池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了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光伏电池企业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

  7月24日 德国企业Solar World等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在接受几家本土光伏组件企业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申请之后,宣布将于9月6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5月18日 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3月20日 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2.9%-4.73%的临时性反补贴税。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