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伏企业生存调查:核心技术设备依赖欧美

2012-10-25 10:48:46 太阳能发电网
       欧美“双反”将阻碍河南光伏产业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与此同时,盲目投资使光伏产业的增长失去了控制,双重困境下,许多光伏企业正经历着生死考验。  “现在光伏企业都在比谁最后死。”在阿特斯(洛阳)光伏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西北分公司总经理隋锋表情严肃地向记者抛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印证了光伏企业目

    

  欧美“双反”将阻碍河南光伏产业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与此同时,盲目投资使光伏产业的增长失去了控制,双重困境下,许多光伏企业正经历着生死考验。

 “现在光伏企业都在比谁最后死。”在阿特斯(洛阳)光伏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西北分公司总经理隋锋表情严肃地向记者抛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印证了光伏企业目前的窘境。

  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结果,反倾销税率最高至249.96%。这标志着历时两年的关于中国光伏企业的“倾销”在西方市场中尘埃落定。

  更坏的消息是,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目前正在调查阶段。业内人士预测,其仲裁结果会和美国一样。

  记者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欧美“双反”将阻碍河南光伏产业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在坚持,小企业要么死亡,要么转行。”隋锋告诉记者。

  进退维谷

  10月19日,周五上午。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硅高科)门前集聚了一群25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由于公司没有活干打算乘专线公交回市区。

  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伏产业光景好的时候,不差钱的光伏企业,共同买通了这里的公交专线。

  “如今,光伏企业产生危机了,就连食堂的工作人员、公交司机的脾气也暴躁了。”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另一名王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大学毕业后来到中硅高科上班,三年过去了。从一开始的每月3000多元,到现在的几百元工资。同学们的事业都在往上走,只有自己的事业往下走。这样的落差,让他很迷茫。

  “我们现在没有活干,但是公司还要求我们每天来上班。每月1080元的工资,扣除社保等仅剩六七百元了。公司是在逼着我们辞职呢!”该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是行业性的问题,哪家企业的现状都不好,阿特斯今年一个季度就赔了3000万,但是,我们还在坚持,一是过去投入了很多钱,不忍心打水漂,二是基于对这个行业未来前景的期待。”隋锋说。

  郑州西利康光伏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晓利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停止了关于光伏产业的一切业务,转做其他业务了。”

  曹晓利说,由于欧美传统光伏市场的不断恶化,国内市场在短期内难见起色。公司看不到希望,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只好转行了。

  据了解,目前河南共有包括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凤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十多家光伏企业,由于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反倾销压力增加等因素,公司生产、管理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在国外的仓库里堆满了硅片、电池片等产品,如今,只能运回国内,开拓国内市场了。”隋锋说。

  野蛮生长

  据了解,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却有90%以上产品依靠出口。产品生产在国内、光伏应用在国外,这样的市场倒挂导致光伏产业严重受制于人。而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49.96%的关税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既然知道产品受制于人,那么为什么还要大批量的生产呢?

  隋锋告诉记者:“中国的光伏产业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核心技术,低层次的产品只有以规模取胜。”

  2007年,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飙升,新能源建设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光伏产业由此进入春天。

  河南也不例外,民间投资大肆疯长,政府也蠢蠢欲动。

  在这种情况下,才形成了洛阳、安阳等专业发展新能源的高科技产业园。

  从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是光伏企业的野蛮生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从事光伏企业的老板,赚得盆满钵盈。

  “强大的利益驱使,使得光伏产业的增长失去了控制,出现盲目投资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隋锋说。

  当中国各个城市都在光伏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未料到接连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迅速遇冷,尤其是欧美市场大幅收缩;更未料到在此情形之下,海外竞争对手毫不留情地使出“双反”杀手锏。

  而此时国内经济也进入放缓期,第三季度的GDP仅7.4%,在各地政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时候,光伏产业并没有从中分一杯羹。

  嗅觉一向灵敏的银行,又收紧了贷款。光伏产业成了急需吃奶又无人搭理的“野孩子”,处境非常尴尬。

  如何收场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仅有7年历史,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该何去何从?中国光伏产业的明天又在哪里?

  有人把目光和希望投向了政府。

  最近的消息是,由国资控股40%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投资约2293万美元收购了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1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机构股东,此举被视为政府参与救市的明显信号。未来,不排除其他地方政府将采取跟风救市的举措。

  然而,能够转变为衣食无忧的国有身份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企业仍需要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首先受到政策关怀的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编者注: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建在用户附近,所生产电力主要自用,可以应用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低、接近负荷、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

  但截至2011年底,在全国3.6GW的光伏发电总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只有0.2GW左右。

  据记者了解,9月底中国各大光伏企业分别收到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通知》由国家能源局拟定,称将出炉一个“一期为15GW总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发电规划”。

  数量的增多,必将带动以政府出资支持为基础的市场消费。

  另一个政府支持的项目就是“金太阳示范工程”。按规定,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两个领域的帮扶,一个是市场,一个是资金,给光伏企业留下了喘息的时间。

  但是,这只是国家立足产业未来的一次助跑,更多的还要靠企业自身的眼界和行动来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河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产业涉及技术多而广,目前河南光伏企业整体技术落后,核心技术设备依赖欧美的现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很显然,发展光伏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 来源:经济视点报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