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岭镇,我国首个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投产。一期工程年均生产蒸馏水约2000吨,可满足100-150人一年的饮用水需求。
“示范工程只是海南20万吨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的重要一环。”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志刚透露,公司将与有关合作方共同加快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
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广阔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很严重。海南水资源状况虽好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但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足。
为此,国家鼓励近海城市把海水淡化作为解决城市新增供水水源,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以缓解城市淡水资源短缺矛盾,构建城市多水源保障格局。
彭志刚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全世界100立方米/日以上的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总容量为3250万立方米/日,除满足工业用水外,还供应着1亿多人口的用水。
“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顾名思义,就是解决两个问题:能源和水。”国家核电上海发电设备成套技术研究院院长严宏强说,海水淡化是对水资源的重要补充,符合国家加快发展海水淡化的产业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海南海水淡化开始起步
拥有约1823公里海岸线的海南,无疑在海水淡化方面更具优势。
“海南实施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产业化,具有先天的优势。”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万馨说,海南省是一个海洋大省,包括三沙市等,岛屿多,阳光充足,最适合发展太阳能海水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