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年的破产重组后,堪称中国光伏“黄埔军校”的赛维正筹划重回跑道。
今年1月份,在江西省及新余市政府的支持下,赣商科技集团正式接管赛维,董事长甘胜泉成为新赛维的掌舵人。
10月22日,甘胜泉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专访,而这也是他掌舵赛维后首度直面媒体。甘胜泉表示,新赛维正在从一家重资产的制造型企业加速转型成为全新的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这其中,一是指品牌价值、专利产权、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无形资产,二是以科技为主导。打造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就是新赛维基本的经营战略、发展路径和振兴之道。”
成立于2005年的赛维曾是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商,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彼时中国新能源领域在美国单一发行规模最大的IPO,也是江西省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紧接着,在2008年,年仅三岁的赛维,销售收入就突破120亿元,成为最年轻的中国500强企业。
但此后,在经历了“双反”、光伏“寒冬”、激进扩产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打击后,赛维最终还是进入了破产重组程序。不过,如今业界仍然认可赛维的“江湖地位”,究其原因,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光伏企业,赛维拥有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被誉为中国光伏界的“黄埔军校”的赛维技术研究院。
如今,甘胜泉也希望充分发挥赛维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巨大原动力。他向记者介绍,“新赛维在保持铸锭领域优势的同时,着力于电池、组件乃至发电系统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但现阶段重心将倾向于铸锭单晶领域和HIT电池技术。”
据介绍,赛维自2010年开始着手研发铸锭单晶,如今已实现小批量量产,计划在2018年年底实现1GW产能。今年5月份,赛维曾对外发布高效铸锭单晶硅片——“赛单晶”青山系列。彼时的对外宣传称,其转换效率与直拉单晶的差距仅在0.3%左右,而成本要低20%。同期推出的高效铸锭单晶电池——“赛单晶”电池绿水系列,其平均效率达到了21.3%的市场最优水平,同时成本也大幅领先于市场同等转化效率的产品。
而在HIT电池技术领域,赛维技术负责人表示,新赛维已经掌握了实现HIT电池量产的四项核心技术:智能制造系统和工艺开发、PECVD/PVD设备开发、薄片技术和铜丝金属化WEM技术。其中,公司已成功将硅片的厚度从180微米减至130微米,使得硅片的成本降低约30%,保持了成本优势地位。
“在寿命周期内,HIT双面组件可比常规组件多发15%至45%的电量。同时,双面组件的两层玻璃比背板封装的组件抗老化能力更强,寿命也因此大大延长。一旦HIT电池投入规模化量产,新赛维将迎来更大市场机遇。”赛维相关技术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如今,光伏行业迎来“531新政”,加速了光伏产业由粗放体量增长向高技术高质量增长转变,平价上网趋势路径愈发清晰可见。这不仅不会阻碍新赛维重回跑道,甚至可能带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未来的光伏市场,将由粗放型、增量型、低效率、低水平发展模式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发展转型,光伏产业即将进入技术装备升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时代。在光伏产业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依赖补贴而不是技术、依赖体量而不是质量、守着落后产能而不升级技术装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关停落后产能, 走技术引领、升级装备、高质量发展路线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的新锐。”同时,甘胜泉还表示,“我认为国家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已经可以从针对终端用户的角度,调整为支持企业对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与此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企业在心无旁鹭、确保权益的前提下加强技术装备研发的投入,进而提升我国光伏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