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晶体生长装备的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日晶)近日公布了其招股说明书,拟发行新股2668 万股。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受整个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增速已呈现明显放缓势头。尽管其宣称尚有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但从其往年客户构成看,大部分属于目前开工率较低的二三线厂商,能否真正履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现有的销售收入确定条件来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存在不一致之处,数据真实性存疑。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宁夏日晶曾存在向实际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嫌疑。
增速现放缓迹象
资料显示,宁夏日晶前身为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4日,位于宁夏石嘴山市,于2010年11月30日整体改制成立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装备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及石英坩埚。
截止本次发行前, 宁夏日晶的实际控制人为周凯平、程旭兵、周凯忠(周凯平之弟),三者合计持股比例为74.3%。
宁夏日晶现有的股东结构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家族企业特征,其中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凯平以及其弟周凯忠(董事、副总经理)持股比例为50.07%;总经理程旭兵夫妻及其亲属共持股24.295%;品质部部长杨金海及其亲属持股也超过6%。
得益于行业整体大环境,宁夏日晶近三年处于飞速发展期。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7370.85万元;2010年则大增至2.01亿元,增长了172.54%。
在盈利方面,2009年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288.69万元,2010年则增至4012.28万元,增幅超过200%。
不过,在2010年非常规高速增长过后,其2011年增速已明显放缓。数据显示,宁夏日晶2011 年收入为3.05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51.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117.99万元,同比增长52%,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进一步分析来看,宁夏日晶2011年的整体销售收入以及盈利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更多的是缘于其当年新推出的多晶硅铸锭炉这一产品,占到了其销售收入的34.46%。而在单晶炉方面,其销售数量基本上与前一年持平,但平均销售价格却下降了7.62%,这意味着其未来的销售收入以及盈利能力能否保持一定的增速,关键在于多晶炉产品。
对此,宁夏日晶称,受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下游客户的规模扩张速度大幅降低,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发行人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且截至目前不存在已签署的销售合同被取消的情况。
不过, 事实是否真如宁夏日晶所说,可能还有待时间验证。资料显示,在2011年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基本上都属于二三线厂商,而后者目前的开工率则普遍较低。比如,2011年其第四大客户——横店东磁所属杞县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出现大额亏损,且开工率只有约30%,而其第三大客户——拓日新能所属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也出现了亏损。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长期合作的占比并不高。而其2009以及2010年连续两年的第一大客户——晶科能源已经不在2011年十大客户之列,这从侧面上表明,其客户忠诚度或许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牢不可破。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晶体炉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年产500台单晶硅生长炉和300台多晶硅铸锭炉的生产线,扩充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单晶硅生长炉和多晶硅铸锭炉的产能。
此次产能扩大无疑对其市场销售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的单晶炉产能为280台,产能利用率为98.93%,产销率为92.06%;多晶硅铸锭炉产量为64台,产销率为82.81%。而其存货的金额则由2009年的1862.34万元增至2011年的7220.68万元,增长了288%。
涉嫌利益输送
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第一大客户为宁夏晶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晶阳),而在2010年,后者则为其第三大客户,当年的销售额为2462.69万元,占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2.00%。
资料显示,宁夏晶阳的股东并非别人,而是宁夏日晶实际控制人周凯平之妻倪娜。除了作为经销商外,宁夏晶阳还代宁夏日晶采购部分原材料,加价后销售给后者,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对此,宁夏日晶解释称,尽管作为关联公司,但无论是经销产品还是采购原料,宁夏晶阳所赚取的差价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存在向后者进行利益输送行为。并且,由于其销售队伍以及销售体系不完善,通过宁夏晶阳对外进行销售,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资料显示,2009年和2010年宁夏晶阳对外销售加价率分别为1.34%和2.77%,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加价则为10%。上述解释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通过公开信息分析发现,宁夏晶阳这个经销商的存在必要性仍然要大打折扣。
资料显示,在宁夏日晶公布的前十大客户中,与宁夏晶阳的客户存在着重叠之处,这意味着其所谓的必要性说法并不成立。
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年,宁夏晶阳对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467.52万元,而同年,该公司同样也是宁夏日晶的客户,对其销售收入为77.4万元。
即便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已有经销商宁夏晶阳,但宁夏日晶同期的销售费用率却仍要大大高于同行业内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2.22%,要远远高于同行业内京运通同期的0.76%、天龙光电的1.54%;而2010年,其销售费用率虽降至1.70%,但仍高于京运通的0.89%。
此外,在宁夏晶阳注销清算之前,2010年10月曾将其605万元的债权转让给了宁夏日晶,用于抵偿其对后者的债务。而上述债权大部分属于应收账款,对于这部份欠款是否已经收回,宁夏日晶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
财务指标背离
根据宁夏日晶的销售价款结算模式,在合同签订日以及发货前等不同阶段,需要按不同比例支付一定的销售价款。与此同时,根据其销售收入确定条件,只有在设备验收合格后,才能确认收入。
上述规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在销售收入确定之前,其就已经获得了60%~90%的销售价款。与之相对应的,也即意味着其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要高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不过, 从宁夏日晶的财务报表来看,与此有很大的出入。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70.85 万元,而同期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只有5490.88万元,即便是按照同步结算来看,二者之间仍有着近1800万元的缺口;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01亿元,而同期的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为1.88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与其销售价款结算模式以及相应的收入确定原则相背离的另一数据则来自于——应收账款。数据显示,近三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增加之势,已经由2009年的207.47万元增至2011年末的5120.31万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经由2009年的71.24降至2011年的7.31。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数据表明,受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在全行业资金链整体呈现紧张之际,宁夏日晶并没有坚持其招股书中宣称的那种销售价款按比例预付的销售模式,这可能是其销售收入与现金流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宁夏日晶而言,这种并未能够落实的结算模式却为其带来了另一大便利,即有助于突击做大申报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其招股书披露,2009年的销售收入中,其中有5200多万元的销售额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占了其同期7370.85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的7成;在2010年,同样有2530.77万元销售收入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以及2009年,超过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