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项目在杭州市钱塘区西子航空园区投运。项目建有容量6兆瓦屋顶光伏电站,装有年消纳谷电974.4万千万时的熔盐储热装置,和容量400千瓦时的液流电池,预计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5吨,实现了园区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为什么要探索多种“新能源+储能”的形式?“前不久,浙江刚刚出台
日前,浙江省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项目在杭州市钱塘区西子航空园区投运。
项目建有容量6兆瓦屋顶光伏电站,装有年消纳谷电974.4万千万时的熔盐储热装置,和容量400千瓦时的液流电池,预计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5吨,实现了园区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为什么要探索多种“新能源+储能”的形式?
“前不久,浙江刚刚出台了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鼓励开展熔盐储能、储氢等创新储能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计划在2021年至2023年建成并网100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国网杭州市钱塘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箭解释,这座“零碳工厂”作为全省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的示范项目,对于当前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原标题:这种“盐”能当“电池”?浙江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项目在杭州投运
作者:张苑 来源:浙江之声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