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华经营台达电子至今41年的漫长历史,其实可以分解成三个维度来思考
一是,在一次次全球产业秩序重构中,一家以工业制造安身立命的企业,如何完成从草根小厂到跨国巨头的平稳进化?在登上产品制造的巅峰后,它又该何去何从?
二是,在“绿色环保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负担”的纠结中,如何将绿色环保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从而实现道德与经营的知行合一?
三是,在竞争激烈、潜规则盛行的喧嚣世界里,如何恪守内心的良知,在底线之上摸索出“站着挣钱”的办法,进而形成一种“善有善报、宁静崛起”的商业文明?
台湾第一绿巨人
2012年6月,76岁的郑崇华退休了。
气氛凝重的台达股东大会上,人们感慨地发现,倘若抛开一切功名,性情和蔼的他,跟台湾电影里的乡下老伯并无二致。
然而,在台湾产业界,他却是名副其实的绿巨人。
郑崇华创立台达的41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35%。台达从一个田埂边的15人小工厂,进化为一个在全球拥有95个营业网点、41座生产工厂、55间研发中心、年销售额高达70亿美元的产业帝国。
事实上,在英雄辈出的台湾商界,这段创业史算不得最令人惊叹的传奇。若论名气与规模,相比同时代的宏碁施振荣,或是晚半辈的鸿海郭台铭,郑崇华都略逊三分。但若论民众口碑,郑却是罕有的“人人都竖大拇指”的企业家,亦被称为“最被低估的商业教父”。
这一反差的根源,在于其低调务实的经营风格,与身体力行的环保态度。
比如,他给台湾的大学捐赠绿建筑,设立科研基金,却只字不提自己和台达,而分别以孙运璇和李国鼎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两位被誉为“台湾科技产业之父”的已故官员。
又如,环保电影《不愿面对的真相》上映,他一口气买下几千张电影票,遍赠业界伙伴。宏碁董事长施振荣、宏达创始人卓火土和中华电信董事长贺陈旦等业界大佬,无不亲自走进电影院。
台湾第一绿巨人,说的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商业实践。
上篇 善的逻辑
最被低估的企业家
郑崇华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年轻时期由于战乱,他只身从福建老家漂泊到台湾念书。临别之时,父亲再三叮嘱:务必专心读书,不可妄言政治。
此后,父亲的嘱咐与陌生的环境,让郑崇华变得内向,并一头扎进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的世界。在那些寂寞的夜晚,少年郑崇华经常躺在学校操场上仰望满天繁星,思考一些诸如“宇宙究竟有多大”、“地球还能存在多久”等终极问题。
回忆起这段岁月,郑崇华对记者说:若非家庭条件所限,他必定会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种骨子里的科学家情结,后来演变为台达埋头于品质与技术的苦干作风,使郑崇华与郭台铭的代工神话、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区别开来,亦成为台达一次次搏击产业浪潮,在各大IT品牌厂商背后低调崛起的潜在逻辑。
创立台达的1971年,郑崇华35岁。此时的他从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已经先后在亚航仪器部和美国TRW公司工作了10年,不仅接触了先进的电子科技,还积累了工厂生产管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