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一系列拯救行动的促进下,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也许将于今年下半年迎来“春天”。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五项政策措施,更为中国光伏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按照规划,中国将加快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
“我们认为这反应了政府救市的强烈信号,光伏产业有望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与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向健康发展。”申银万国分析师周旭辉对《新产业》说。
民生证券分析师王海生则认为,五项政策中,第四条最为重要:“这是第一次提出光伏电站补贴年限,不论20年还是25年,都将正式确立电站补贴机制,极大地保障光伏电站转让收益,同时中央财政兜底补贴拖欠,将大幅提高业主积极性,光伏电站增值税由17%降到8.5%,将进一步提高电站收益率,对电站开发商十分有利。”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支持政策的落实,光伏产业形势会在今年开始好转。其中,逆变器、分布式发电相关组件、与光伏相关的智能电网设备等行业,将会好于产业整体形势,而光伏电池组件也将在下半年出现好转。
不过,整体复苏的时间点是今年上半年还是下半年,仍存在较大争议,决定因素主要集中在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的结果上。
装机量调至35GW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录(第二批),批准了2.83GW光伏项目,远大于第一批规模,超出了外界的预期。
此前,财政部公布了2012年金太阳第一批示范工程安装量项目总名单,规模为1.709GW,为2011年的批准安装量的近三倍。
但是,2.83GW仍释放不了国内过剩的产能。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发电总装机仅为3.6GW,其中,2011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G W。而2011年全年,国内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约21GW,占全球总产量的60%,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
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告诉《新产业》,为了扩大国内市场,“十二五”期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调整至35G W,远高于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在《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21GW。
对此,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一位研究员认为,今后3年,每年光伏新增装机将在10GW左右。
“为了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在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上述能源局官员称,小型光伏系统备案制度也正在研究制定中,以后社区、家庭安装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可能不需要经过发改委核准,将采取备案制。
产业倒逼机制
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造成了惊人的产能过剩,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使中央政府不得不考虑加紧扩大内需市场。
中国银行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中国光伏产值约20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4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百万。
2007年至2012年,中国光伏行业连续5年年增长率超过100%,产能过剩情况于2009年初显,两年后全面爆发,至2011年第四季度,国内光伏企业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中小企业率先受到冲击。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目前中国50%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的裁员,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大量工人下岗。
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巨擘也未能幸免。2012年第三季度,赛维L D K(NY S E:L DK)净亏损1.369亿美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亏损;大全新能源(N Y S E:D Q)营收同比下降6 5 . 5%,净亏1 5 50万美元;英利绿色能源(NY S E:Y G E)净亏损1.5亿美元,营收3.559亿美元,同比下降47%。
中国银行分析认为,光伏产业近几年出现的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其“两头在外”的行业特性:核心部件及市场都在国外,只有原料生产、组装加工在国内。简单的加工模式和市场渠道,使得光伏产业下游紧密依附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的占比非常小。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国外市场出现变化,最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中国制造企业,加之中国的市场规模不足以释放现有产能,企业倒闭也就在所难免。
尽管国家此前已经为企业提供了一些补贴,产品成本也在大幅下降,但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成本仍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3倍左右。
这就意味着,如果开启中国的内需市场,中央政府仍需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布式发电受益
中国内需市场的开启,将是光伏产业的转机?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光伏支持政策的落实,光伏企业业绩将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好转,业绩提高幅度关键看电价补贴额度和今年国内市场安装量。其中,逆变器、分布式光伏系统所需组件、屋顶光伏投资运营等企业业绩增长会好于行业整体水平。分布式光伏系统相关的单晶硅、双玻组件、储能设备业绩可能出现明显增长。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则认为,光伏电站市场的打开将通过产业链的传导作用最先传递到光伏组件制造商,从整个光伏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预计要到今年下半年,光伏组件制造业的情况才会出现好转,“虽然光伏行业的情况肯定会出现好转,但是预计需求增幅不会超过10%。”虽然在时间点方面有一些分歧,但分析师与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此次政策拉动受益最大的可能是分布式光伏发电。
民生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认为,目前分布式仅在工业园区安装比较有经济意义,若社区、家庭也开始安装分布式发电,将开启巨大的市场空间,分布式发电前景更加广阔。
阿特斯总裁瞿晓骅告诉《新产业》,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的小型光伏系统,将采取备案制度,有利于扩展国内自发自用市场。
英利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英利集团看好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慧琼认为,利好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包括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同时,随着未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更好的促进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建设。相应的,国家电网也要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进行配电网的改造,这也将为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提供支持。
欧盟“双反”是关键
即使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光伏行业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变数。
申银万国分析师周旭辉认为,中国针对光伏产业密集出台政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对冲欧盟的“双反”。
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18GW,总出口量15.3G W,其中向欧盟出口11.4GW,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市场。
2012年9月6日,欧盟对中国光伏进行反倾销立案,又于11月9日对中国光伏进行反补贴立案。根据欧盟的“双反”,今年6月6日之前将公布反倾销初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在今年12月6日之前公布反倾销终裁,征收最终反倾销税。
周旭辉认为,如果税率高于20%,基本意味着欧洲市场的关闭,那么就算中国国内市场从5 G W大幅上升到15GW,也不能弥补欧洲市场的下滑。
“由于国内市场的大幅增长,有望使行业复苏的时间点提前,我们判断欧盟双反的结果会是一个分水岭。”周旭辉称,如果欧盟双反税率低于10%,意味着行业将供需反转,今年下半年就将马上复苏;如果欧盟双反税率高于20%,则意味着行业的复苏时间点仍需等待,时间需要等到2014年左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
多晶硅环节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前四大多晶硅企业的产量就基本能满足全球需求,算上其他企业的产能,总产能达到28万吨,足够55GW以上的组件产能需求。
“硅片-组件”环节同样如此。申银万国统计,仅大陆美股、港股、A股上市公司的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就分别达29G W、23G W、23G W,非上市公司各环节的产能10GW左右,其他国家和地区产能30GW左右。据此测算,“硅片-组件”的全球产能在60-70GW左右。产能目前仍然过剩。
即便如此,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戴明芳仍然认为,光伏平价上网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现在正处在行业转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