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篁:中国光伏产业应当调整国际竞争策略

2013-01-31 10:33:27 太阳能发电网
对话人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篁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红炜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   仍然缺少核心竞争力    红炜:前不久我和英

 

  对话人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篁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红炜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
  仍然缺少核心竞争力
  

  红炜:前不久我和英利的苗连生做了一个对话,题目叫《市场认可就是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他本人在对话中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棒,既符合他的思维习惯和语言风格,又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光伏产业十年发展的评判问题,所以我就把它作为题目引用了。这是《对话新能源》系列希望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对话中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十年发展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只要能度过“双反”和产业整合,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完善和加强,未来还会做得更好。
  周篁:如果认为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我们对未来就会做出乐观的估计。很遗憾,我认为,未来并不乐观。我们切不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过去取得的骄人成绩,就对中国光伏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掉以轻心。无论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还是对目前形势的判断,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显然是不足的。我去过不少国内一流光伏企业,在那里看到的大都是用国外进口设备武装起来的生产线,特别是在精密制造环节几乎看不到国产设备。如果说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那么这个竞争力主要是由进口的先进设备、廉价劳动力和各地政府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组成。从这一点讲: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严重缺乏的。
  当然,我绝不是说中国的光伏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在产业链的一些环节上,我们已经做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我在尚德、英利、阿特斯、协鑫等企业,就看到过大量国产设备,比如封装环节的层压机等。但是在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