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屋顶太阳能电站入网破局

2013-02-21 11:53:07 太阳能发电网
  经过几年的努力,马晓烽成为福建省民用太阳能屋顶电站并网的第一个吃螃蟹者。1月18日,福州电力公司批准了他和其他两户居民,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且接入电网的申请。   这之前,太阳能屋顶发电只能自用。这之后,用不了的电可以卖给电网,创造收益。   作为福建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马


  经过几年的努力,马晓烽成为福建省民用太阳能屋顶电站并网的第一个吃螃蟹者。1月18日,福州电力公司批准了他和其他两户居民,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且接入电网的申请。
  这之前,太阳能屋顶发电只能自用。这之后,用不了的电可以卖给电网,创造收益。
  作为福建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马晓烽认为,此举的意义不只是节约了开支——虽然在全国已有先例,但对于福建省来说,这是一个大突破,太阳能屋顶电站的广阔市场就此打开了。
  突破最后一关——
  住宅屋顶建电站,发的电用不完可卖给电网
  在马晓烽看来,政府层面准许屋顶电站并网接入,对于太阳能光伏行业来说是突破了最后一道门槛。突破了这一关,整个行业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屋顶电站只能接入用户侧并网,相当于一个大电池,今后将真正变成一个个发电站。”马晓烽认为,接入电网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近一两年来,为了推动屋顶电站并网,上海、北京、南昌、青岛等城市都进行了单向电表变为双向电表的改造。
  若使用单向电表,向电网输电时,电表保持正转,导致向电网贡献绿色电力反而要多支付电费。而改成双向电表后,电表就能反转,把接入电网的电量从家庭总用电量中扣除。
  他解释说,按目前阶梯电价,月用电量超过200千瓦时以上,电费提高到每千瓦时0.85元。并网后,电费明显节省。“白天主人上班去,家里用电量少,屋顶电站发的电用不完,就输入电网,电表反转,抵消夜晚用电高峰时向电网购买的电力。”
  目前,美国、日本采用的也是这种净电量方式。在德国,电网公司则直接出资购买居民屋顶电站发的电。
  在福州,除了马晓烽等三户人家通过了民用屋顶电站并网的申请,“还有十几个在排队等候”。
  马晓烽分析说,目前来看,打开屋顶太阳能电站民用市场,要从住大房子的人开始。“住别墅或者顶楼复式的人家可以先行尝试,一方面出于省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安装一个2000瓦发电功率的屋顶电站,相当于全年发电2500千瓦时。”
  他乐观地估计,居民屋顶电站能够接入电网,使得收回成本的时间大大缩短(从10多年缩短至8年左右),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全省别墅和楼顶复式结构住宅有5.5万多套,只要有10%安装,就会有1亿多元的市场规模。
  除了向民用小型屋顶电站敞开大门,电网对工业、商业领域的大型屋顶电站也同样放行了。
  1月6日,福州市电业局发展策划部通过了先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的申请。
  在回复函中,电业局肯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表示要积极支持先行公司的并网工作,做好服务。
  然后提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发布执行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小型光伏电站总容量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的最大负荷的25%,推荐先行公司安装一台变压器,以避免对周边用户供电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其实只要用逆变器将入网功率范围区间设定在最大负荷的25%就行了。但他们认为这种办法没经过论证,要国家级权威部门鉴定后才能用。”马晓烽说。
  无论如何,之前被关在门外的尴尬局面总算结束了。“之前公司进行产品性能测试时偶尔接入电网,被他们发现,都会来阻止。和那时相比,现在的态度是180度转弯。”
  据了解,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工作的意见》之后,福建省电力公司立即着手制定了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技术规定、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并网服务要求,组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业务培训,并通过95588热线、网上营业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先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光伏屋顶工程,是福州首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为831.195Kwp,并网形式为用户侧并网,多晶硅光伏组件形成光伏方阵,与公共电网同时给公司负载供应电力。
  并网之后,节假日甚至中午休息时,这个屋顶电站发出来用不掉的电可以输入到电网,抵消公司的部分耗电量。
  开启福建省内市场——
  海岛开发解难题,沿海推广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有个厦门客户,听说福州电网公司通过了马晓烽的入网申请,也向厦门电网申请入网。但对方说尚无先例,如果福州已经开始做了,希望能够借鉴经验。
  “福州在民用屋顶电站并网开了全省先例,将带来示范作用,光伏发电很快就会遍地开花。”马晓烽说。
  海岛等供电难度大的地区是另一新兴市场。
  “福建省内第一个无人海岛开发就是用太阳能电站。”先行电力设备公司副总林文胜透露说。
  林文胜所说的是连江洋屿岛。岛主姚林民花1000万元买下了洋屿岛50年开发权,前不久开发方案获得国家海洋总局通过,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岛上的开发项目涵盖养殖和捕捞、水产加工、海岛特色游等一、二、三产业。
  海岛开发面临同样的问题,电从哪来?
  从陆地架设高压专线至海岸边,再经专用接入点铺设海底电缆到岛上配电站,完成难度太大,即使能通过电力部门层层论证、设计、审批实施,投资与维护成本也难以承受。况且,将会耗费大量时间。再者,海底电缆一旦铺设,岛上用电负荷上限就被确定,没办法再增加,将限制海岛的发展。
  姚林民一度为此烦恼。
  “就地取材。”马晓烽帮助姚林民想出了解决办法。在了解洋屿岛地理位置和可利用面积,以及岛上的风力、阳光资源后,马晓烽建议,岛上建一座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蓄电池储存站、柴油发电机应急备用的风、光、柴、蓄互补的电站。
  马晓烽不讳言,洋屿岛是其抢先布局海岛太阳能电站的试验田,“屋顶电站并网放开后,海岛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福建省海岛主要通过铺设电缆或者柴油机发电的方式解决岛上供电。但电缆投入太大,柴油发电有污染问题,电价也贵。
  霞浦县西洋岛1800多户8000个居民,因用电问题困扰多年。上世纪80年代,霞浦电力公司修建了一条11公里长的10KV海底电缆进岛,当时投入500多万元。但后来岛上办起了海带加工等产业,10KV功率远不能满足需求,只好采用柴油发电,但每千瓦时4元的电价让企业苦不堪言。而且,过往渔船抛锚和捕捞多次造成海底电缆损坏,出现供电故障。
  马晓烽认为,海岛用电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风光互补的发电系统非常适合在福建沿海推广。
  原因是,福建风力资源全国第一,沿海地区光照条件属于二类地区,远比英国、德国优越。而且每年5月到9月光照条件最好,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高峰期,10月份到第二年3月风力最强,风光发电在时间上有互补性。

 



作者:徐占升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