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之日迫近,本周多晶硅现货价仍在继续上涨,而下游光伏组件企业则心存纠结。记者从业内获悉,部分下游企业冀望于将“双反”初裁作为不可抗力来解除高价进口长期订单(下称“长单”)。不过,像隆基股份等去年底囤积大批低价现货硅料的企业,因为受益于多晶硅涨价,却反对中国对欧美韩多晶硅进行“双反”。
长单成“烫手山芋”企业急欲脱手
在过去硅料价格高企的时期,下游企业拥有长单就意味着,可以用远低于现货市场的价格拿到硅料,这成为企业运营和盈利的重要保障。而随着近两年多晶硅现货价一路狂泻,价格锁定的长单反而变成巨大负担。
据悉,多晶硅合同一共分为几种:一是长单,金额和数量都在合同中确定;另一种是执行现货价的随行就市合同。后一种已成为包括保利协鑫、赛维、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等多晶硅上游大厂最通用的方式,即便这些大厂此前与尚德、阿特斯等下游企业签了长单,但在金融危机后几乎全数作废。
与之相比,海外多晶硅供应商则有所不同。目前,中国的多家下游光伏公司手头上仍有40—5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海外长单需执行,而去年底多晶硅市价一度跌至14、15美元/公斤。但当初买卖双方对长单做了严格约定,一旦解约,中方企业将支付大量违约金。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昨天向记者透露,目前有不少国内大牌下游企业正在企盼多晶硅“双反”赶紧“裁出个高税率”,以便他们有理由把“被套”了多时的高价进口长单解除掉。
“有些企业当年在订长单协议时如果没有明确界定“不可抗力”,或者明确将“双反”也列为“不可抗力”之一的话,下游企业就很有可能以此作依据提出“不可抗力”主张,解除与海外多晶硅大厂的长单。”上述人士说。
部分企业受益多晶硅涨价不赞成“双反”
不过,另一些没有长单在手的下游企业则完全是另一种心态。“我们认为多晶硅“双反”没有任何意义。目前的行业问题是过剩造成的,不仅中国企业遇到困难,海外企业也在大量破产。至于“不可抗力”也要看国际贸易法庭怎么裁决。”隆基股份一位高层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隆基股份是本轮多晶硅价格反弹的受益者。业内传闻,隆基股份在去年12月份多晶硅价跌到最低位时囤积了约2000吨多晶硅,目前这批硅料增值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