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我们的政府学会了如何扶持一家企业成功,却没学会在企业成功后及时放手。
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法归还到期债务,依法裁定破产重整。这几日,无锡尚德和创始人施正荣的故事,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
尚德与施正荣,曾经有一段中国式的传奇。12年间,施正荣将一个在中国从未听说过的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产值几千亿元、带动数百万人就业的完整产业链。他治下的尚德也曾创造国内光伏行业多个第一: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拥有总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光电幕墙;7年前尚德电力上了纽交所,是中国最值钱的太阳能企业。他们都曾是媒体和政府的“宠儿”,是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
跳出无锡尚德濒临破产这个事实来观察施正荣与尚德,或许更恰当。当一个名字和一个行业、一个城市紧密相连的时候,它所承载的,已不单纯是个体命运的沉浮,而是整个时代的生动缩影。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值得人们去追忆与反思。
施正荣与尚德曾经的成功,是不少技术型“海归”创业发展壮大的缩影。他在经济上很精明,及时捕捉到一个新兴行业大发展的先机,抢抓了核心技术的他,在行业大发展前期占尽先发优势。他又是一个政治嗅觉灵敏的资本猎手。在以招商引资的量质评价官员政绩优劣的那些年,他善用光伏产业砝码,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礼遇”,甚至成功地把企业的成败与一座城市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
经济与政治,这两种资源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与糅合运用,既造就了施正荣与尚德的财富奇迹,也埋下快速衰败的种子。一方面,尚德在政策荫蔽下获得高额利润,从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中获取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获益后必须回报地方,贡献就业、财税及知名度等。因为,让度了许多资源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了实质上的“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关系。既是“共同投资”,地方政府必然会要求有所回报,回报越快越高,就越满意。既是“共担风险”,企业就认为一旦陷入困境,政府不会旁观,所以往往喜欢超常规的发展,而置巨大风险于无视。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尚德拥有良好技术、品牌,导致其一步步走向破产重整的原因,除了行业恶性价格战、国外贸易战升级、金融危机影响之外,与自身过于激进的发展策略有关。在多晶硅价格疯狂时,签下了为期十年的原料“对赌”合同;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之前,下注3亿美元冒险出击非晶硅薄膜电池。如今看来,这些激进的扩张为尚德“帝国”轰然倒塌埋下了祸根。而尚德冒险出击,正是基于地方政府会托底的判断。过去,地方政府给予各种或明或暗的支持,不仅增强了企业执行冒险战略的信心,也加速了其衰亡的速度。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过去十年,我们的政府学会了如何帮助一家企业成功;而如何帮助一家企业退市、破产,我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句话很精辟。过去几年,全国各地都对新兴产业进行了大力度的政府扶持。这种扶持对企业发展早期,当然能够起到“助燃剂”的效果。但政府扶持就如同打激素。当企业度过了创业初期,扶持政策若迟迟不退出,反而会让企业失去冷静判断。扶持往往成为企业衰败的助推器。在中国,走出类似尚德轨迹的新兴企业并不鲜见。比如同处太阳能行业的江西赛维、领军中国风电行业的华锐风电,其兴衰过程几乎与尚德如出一辙。他们都是行业龙头,都有政策的“百般宠爱”,但交出的答卷总那么让人难堪。
短短7年从发展顶峰跌入水深火热的谷底,尚德的背后应是一连串深刻的反思。政府出手扶持新兴行业,这没错。但帮扶行业发展可以到哪种程度,边界在哪里,应该在何时通过哪种方式退出,这值得相关人士思考。只有反思,中国各新兴产业才能走得更稳健,才能撑起中国制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