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储能装置的发展为新能源发电、并网以及智能电网、分布式微电网的发展增添了一把“薪火”。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储能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尚不成熟,储能难以大规模推广。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储能起步晚,市场认知度较低,各种储能技术繁多,多数企业存在使用和选择的盲区。例如,最早的储能设备是抽水蓄能,功率大且能快速调节水能,但易受到水利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影响。而目前备受关注的压缩空气储能,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但成本高昂。此外,广受市场欢迎的铅酸电池,则又在存储时间与寿命上有待于提高。这些都是技术及储能设备性能不成熟的表现。
事实上,我国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时间较短。目前在电网系统处于示范工程阶段。由于电网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传统上至少需要5年以上可靠性测试和试用才能通过电力用户的最低标准。因此,电网系统以及用户对储能设备的成熟度都会存在考察期。
另外,一直被认为是储能推广的主要障碍的经济性难题也未能得到解决。储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储能电池关键性材料的研发技术,从而导致储能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核心材料都依赖大量进口,储能装置自然难免价格高昂。
不难看出,短期内我国储能大规模推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尽快实现产业化,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层面,加大储能研发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补贴机制,制定明确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要重视储能材料关键性技术研发,加强储能技术基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