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价格出台,到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的公布,再结合近日发改委副主任吴新雄的讲话,政策缓风频吹之下,光伏行业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对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来说,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在短时间所能起到的效果依然有限。
融资难亟需解决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18个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项目当中,绝大多数的项目在公布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仍未动工。具有政策优势的示范区尚且如此,更遑论全国范围内未被划入示范区的其他区域。
实际上,无论是示范区还是非示范区,融资问题都成为这些光伏应用项目的“拦路虎”。目前光伏组件的价格约为8元/瓦,以此计算,一个1兆瓦的企业级应用项目的建设成本约在800万左右,这对不少企业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
国家开发银行是目前政策明确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金融支持机构。根据8月国家能源局和国开行出台的《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国开行支持各类以“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方式建设和运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重点配合国家组织建设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等开展创新金融服务试点,建立与地方合作的投融资机构,专项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不过这份文件并未写明相关的贷款条件和具体利率。业内人士担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小企业或难以在同央企和上市公司的比较中优先获得贷款。
浙江光伏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期发改委领导的讲话来看,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成为光伏应用的主流。不过,由于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为7~8年,指望光伏组件企业带头来推动这件事,显然不太现实。
沈福鑫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一个第三方的服务机构来参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维护。由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回本周期长,但收益稳定且总体回报率较高,因此在解决项目前期的高额费用后,服务机构可与项目业主共享未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