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能否助光伏产业持续"回暖"?

2013-12-09 09:45:15 太阳能发电网
经历了多年亏损后,部分国内光伏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对此,有专家表示,国内光伏企业还应通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方式扩大内需—— 无需燃油、每天晒晒太阳就能奔跑的太阳能汽车;在阳光下可以充当手机充电器的太阳能眼镜;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居民可以在

 

  经历了多年亏损后,部分国内光伏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对此,有专家表示,国内光伏企业还应通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方式扩大内需—— 

  无需燃油、每天晒晒太阳就能奔跑的太阳能汽车;在阳光下可以充当手机充电器的太阳能眼镜;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居民可以在自家楼顶建设家庭光伏电站……伴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的应用范围已经遍及各行各业,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光伏产能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自2008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的产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在这看似“繁荣”的表象背后,是我国光伏产品产能过剩、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出口却缺乏内需市场、光伏产业的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展开“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后,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立即进入“寒冬”。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回升,国内部分光伏企业正逐渐恢复盈利,光伏产业再次见到“曙光”。

  有业内专家表示,国内光伏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光伏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是此次光伏产业“回暖”的原因之一,国内光伏企业应该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通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提高国内市场需求,以解决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企业还应该增强光伏产品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光伏产品的性价比。也有专家提醒在国内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也有可能造成新的“过剩”。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光伏产业开始“回暖”

  我国光伏产业曾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但从2010年起,光伏产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经过几年的调整,特别是相关部门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因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开始有所转机。

  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13光伏领袖峰会”上,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介绍,中国四大光伏企业已经扭亏为盈,天合光能集团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利。有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产业的复苏得益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2013年是国内光伏产业的“恢复之年”,预计全球需求总量会达到35吉瓦,比2012年的30吉瓦增长约15%,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今年,国内多个大型光伏基地和分散式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中国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6吉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5吉瓦。”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是我国光伏产业逐渐复苏的重要保证。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非常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部分光伏企业开始着手建设光伏电站,这也是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国内光伏企业的产品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不必过度依赖国外市场。



作者:冯飞 来源: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