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警告:光伏全产业链产能过剩,包括下游电站

2013-12-11 09:58:37 太阳能发电网
12月5日当日,德勤发布了一份《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其中对中国2013年光伏市场发展趋势的描述为:“尽管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不断改善,业界对于中国光伏行业回暖预期乐观,但从目前中国光伏整个产业链来看,无论是上游制造业还是下游电站开发,产

 

  12月5日当日,德勤发布了一份《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其中对中国2013年光伏市场发展趋势的描述为:“尽管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不断改善,业界对于中国光伏行业回暖预期乐观,但从目前中国光伏整个产业链来看,无论是上游制造业还是下游电站开发,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德勤中国清洁技术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凌云说。

  “目前光伏行业产能依然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位光伏业内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但他同时认为,像2011年和2012年那样企业盲目扩张最后导致全行业濒临破产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下半年以来,随着光伏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部分龙头企业开始扭亏为盈,龙头企业又开始疯狂扩产的传言在业内四起。对此,上述龙头企业人士辩解称,虽然目前有部分企业是在进行扩产,但不是盲目的扩产。目前的产能过剩也是结构性的。

  悲观情绪再度袭来

  2013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业产能达40GW,实际出货量仅11.5GW

  12月5日,德勤发布《报告》后,美国上市光伏股集体大跌。其中,英利绿色能源的股价从12月4日的最高点5.48美元一路下跌到昨天的4.18美元;天合光能的股价从14.58美元跌到11.57美元;晶澳太阳能从9.48美元跌到8.6美元;阿特斯从31.04美元下跌到26.94美元;赛维LDK从1.45美元下跌到1.41美元;晶科能源从31.3美元下跌到26.08美元。

  悲观情绪再度袭来。

  德勤在《报告》中还指出:在制造业领域,由于此前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观。2013年整个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仍很严重。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光伏电池和组件厂商有600多家,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但减产产能总量可能只有10%。而且,这些厂商大部分都是停工和半停工状态。2013上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业产能达40GW,实际出货量仅11.5GW,这意味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状况依然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的产业格局在2013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份由HIS提供的2013年前二季度全球光伏企业组件出货排名显示,组件出货量方面,尚德电力已经从领头羊的位置跌到第十,韩华新能源、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三家都没有入选前十名。而英利绿色能源和天合光能则成长飞快,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的位置,预计今年的全年出货量将达到2-2.5GW之间。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