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系列报道之二:能源危机的终极出路

2013-12-12 10:22:37 太阳能发电网
眼下,全球正面临着一场能源危机。化石能源逐渐紧缺,而因燃烧化石能源导致的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气象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其中,气象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及潮汐、地热等相关次生能源。然而,新能源能否在未来代替化石能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

 

  眼下,全球正面临着一场能源危机。化石能源逐渐紧缺,而因燃烧化石能源导致的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气象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其中,气象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及潮汐、地热等相关次生能源。然而,新能源能否在未来代替化石能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需求?

  世界主要国家新能源开发一览

  美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核能,随后核反应堆的数量迅速增加。核能在美国的新能源结构中位居首位,2010年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到了全美总发电量的19.59%。

  和美国相似的是,德国和法国的核电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无论是能源配比程度还是核电技术都居世界前列。

  此外,整个欧洲太阳能的利用率很高,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欧洲人的最爱,用秸秆发电和用城市垃圾提取氢气和甲烷很普遍。

  在芬兰,“木基燃料”特别流行。人们利用特定技术焚烧木屑、树皮等林业残留物、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材废料以及生物淤泥等废弃物获取电能和热能。自1980年至今,丹麦GDP增加了近60%而能源消耗基本维持不变。丹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30年风能将占能源构成的50%,太阳能占15%,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35%。在瑞典,大大小小的沼气池遍布全国,大部分沼气池埋于地下,只能从池上小装置才能知道地下是沼气设施,火车、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大都使用沼气燃料。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风力发电和制氢气结合起来的国家。挪威人把风力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用于分解海水,然后把氢气存储起来用于发电。

  福岛事故导致核政策分化

  核电是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和最具实用性的新能源,核电不仅成本相对低廉,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而且原料使用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借此优势,大力发展核能成为很多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重心。

  目前,韩国有21座在役的核反应堆,发电量占总需求量的14%,另有7座核电站在建。韩国政府计划到2040年把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0%,以减少对油气进口的依赖。



作者:张格苗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