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日本市场的中国光伏玩家

2014-04-04 10:28:37 太阳能发电网
来源/PV-Tech 文/王超 高电价-高成本=高收益? 日本市场的火爆来自于2012年7月1日生效的政府收购电价制度(FiT),FiT的出台则源于011年福岛大地震后为应对电力短缺以及改变能源供应结构政府所作出

 

  来源/PV-Tech  文/王超

  高电价-高成本=高收益?

  日本市场的火爆来自于2012年7月1日生效的政府收购电价制度(FiT),FiT的出台则源于011年福岛大地震后为应对电力短缺以及改变能源供应结构政府所作出的变革。在2012年出台的政策,日本地面电站FiT为每千瓦时42日元(40日元加5%的消费税,根据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2.545元),补贴期限为20年;补贴额每年下调10%;

  2013年电价下滑至37.8日元(36日元加5%消费税,约合人民币2.29元)。目前日本正考虑在2014年将补贴再下降10%左右,相关听证会将在近期召开。日本新的电价走向目前并不明朗,晶澳太阳能王润川在日本了解到,由于2013年系统成本上升了10%左右,电价下调可能会放缓。

  “三高”日本市场的中国光伏玩家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报告,日本住宅系统成本从2012年的每瓦465日元(约合28元人民币)下降至2013年底的385日元(约合23元人民币)。地面电站的成本要低于住宅系统。联盛新能源,这家由无锡国联控股的光伏电站开发商,已经在日本市场耕耘了一年的时间。据联盛新能源日本公司总经理任劲介绍,如夏普等一线企业的EPC价格达到每兆瓦3亿日元(约合1800万人民币)左右,小型EPC公司的报价约2.3亿日元(约合140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几乎是中国EPC价格的一倍。

  高电价、高成本能否带来高收益,在日本市场,最核心的是贷款。日本银行贷款利率相对中国银行基准贷款利率低很多,只有1.5%—2%,即使去年银行上调了利率,也只有中国利率的一半不到。联盛新能源分析了不同投资模式下的项目收益:全自有资金条件下收益率在10%左右;利用中国贷款资金收益率可达到14%;如果拿到日本贷款可获得17%左右的收益率。但任劲表示,日本银行贷款非常难拿,大的银行涉足不多,只有新生银行等几家在这方面业务比较成熟。

  把产品卖向日本

  在商业中有一种说法,中国把最好的产品卖给日本和欧美,而日本则把最好的产品留在国内,其次出口欧美,最后再出口中国。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先不去纠结,不过日本光伏系统成本高昂与其产品价格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NPD Solarbuzz的统计数据,2013年下半年日本市场上中国组件的报价约为0.65-0.75美元/瓦,约合66-76日元/瓦,折合人民币约为4-4.6元/瓦。而日本组件的报价平均在0.9美元/瓦左右。

  从2013年中国光伏企业在日本的出货量来看,阿特斯凭借520MW排名第一,晶澳排名第二,出货量达到360MW,韩华320MW、尚德260MW、英利210MW、天合光能超过100MW等紧随其后。

  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表示,“日本本土组件产能只有3GW左右,而每年安装量能维持在7GW,这就意味着每年有4GW的组件缺口。”来自中国的组件进口仍然不能满足需求,韩启明表示,来自中国组件企业的代工产品在日本拥有更重要的地位,“晶澳、天合光能、昱辉阳光等一线组件企业以及航天机电、光为、辉伦等二线组件企业都在做日本组件品牌的代工业务。”



作者:王超 来源:PV-Tech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