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暂时走对了光伏电站的“棋”

2014-05-08 17:18:55 太阳能发电网
前两年曾历经磨难的中国光伏,正在以数据向人们讲述它的峰回路转。 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近500%;201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3年同期增长

 

  前两年曾历经磨难的中国光伏,正在以数据向人们讲述它的峰回路转。

  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近500%;201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0%。

  除此以外,36只太阳能概念股2014年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1.2%,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较2012年年度数据微增约4个百分点。结合业界前赴后继涉足光伏电站投建、运营的现状,可以初步判断,光伏产业中上游原材料、组件等环节因竞争而流失的利润,已获得下游应用端的补足。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财务数据向人们展示了行业的整体回暖,但以往人们心目中A股太阳能公司的原有座次,却正在被新的论“资”排辈所替代。不经意间,几家不走寻常路的太阳能后起之秀,已崭露头角。

  暂时走对了光伏电站的“棋”

  2012年至2013年,沸沸扬扬的“双反”之争令中国光伏甚是狼狈,所幸,国内兴起的地面电站投建热潮,接过了海外市场的“棒”,为其打通了另一条“退而求其次”的销售路径。

  数据胜于雄辩,201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约为16GW,出口额约100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对欧出口份额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与此同时,中国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11.3GW,排名世界第一。

  迫于无奈,以往“扎堆儿”于电池、组件环节的中国光伏企业,为减少议价权及利润的流失,纷纷改变策略,试图在光伏下游电站市场分上一杯羹。而如今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这步棋走对了。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3年,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亿元,较2012年时的6亿元陡增了近30亿元。

  此外,2013年36家企业中有6家利润为负,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时则有 9家亏损。其中,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亿晶光电、东方日升、横店东磁、航天机电、向日葵等9家纷纷于2013年实现扭亏,仅有*ST超日、*ST精功2家续亏。

  再来看看2014年一季度的数据,据统计,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于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亿元,较2013年时的近9亿元增加了约6亿元,共有5家公司利润为负,同比减少了2家。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5家公司依次为阳光电源(692.6%)、隆基股份(404.8%)、恒星科技(264.7%)、中环股份(228.8%)。

  对于行业财务数据的回暖,以及光伏企业纷纷涉足电站业务的态势,一位光伏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如今生产光伏电池、组件的利润率仅在5%上下,但基于国家的财政补贴,投建、运营光伏地面电站的内部收益率(IRR)则可达到10%上下。况且,考虑到光伏电池、组件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的现状,传统光伏制造厂商转型下游电站,还能更多消纳自身库存,何乐而不为?”

  但中国光伏于电站端又一次形成的“扎堆儿”局面,是否会与此前一样(集中于电池、组件环节),再度引发危机呢?



作者:于南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