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是毗邻黄河上游梯级“龙头”电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抑或是青海省会西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 2011年,以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为代表的42个项目同时建成,
无论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是毗邻黄河上游梯级“龙头”电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抑或是青海省会西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
2011年,以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为代表的42个项目同时建成,并网装机首次突破100万千瓦,发电量约占青海电网总量的4%,远远超过当年不到1%的全国水平。
2012年,青海光伏发电增速不减,当年并网及在建规模再超100万千瓦。据中电联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并网光伏发电总装机为328万千瓦,由此推算,青海并网光伏发电装机约占全国并网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0.97%。
2013年,青海率先开工建设了国内国际最大规模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到年底,建成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10万千瓦,占全国地面大型光伏电站的19%;光伏发电上网电量27.9亿千瓦时,占全国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的34.3%,占全省发电总量的4.78%。
201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2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0%。全国光伏发电累计上网电量约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甘肃、新疆和青海累计光伏电站并网容量最多,分别达到445万千瓦、367万千瓦和365万千瓦。
短短两三年里,青海光伏发电并网装机相继突破100万千瓦、200万千瓦、300万千瓦,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业界奇迹。与此同时,在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的基础上,光伏制造产业也初步形成“以硅为主、多元发展、集中布局”的格局,并带动形成从光伏材料、电池组件到光伏电站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光伏制造产业基地。
作者:马新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