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清电网糊涂帐从深圳开始

2015-01-27 09:31:32 太阳能发电网
“深圳的电价太贵了,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长江三角洲,高于上海,堪比香港。深圳不改不行了。”2014年12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价格处副处长谭茂芹对记者说。 此时下午2点刚过,谭茂芹匆匆吃过中午饭,正准备赶去参加深圳输配电价改革会议。这是她这一天里的
  “深圳的电价太贵了,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长江三角洲,高于上海,堪比香港。深圳不改不行了。”2014年12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价格处副处长谭茂芹对记者说。
  此时下午2点刚过,谭茂芹匆匆吃过中午饭,正准备赶去参加深圳输配电价改革会议。这是她这一天里的第二场关于电价改革的会议。根据国家能源局2013年的监管报告,深圳平均销售电价为每千瓦时0.792元,商业企业的电价高到每千瓦时1元以上。
  比谭茂芹更着急解决电价问题的是深圳市市长许勤。深圳早年的竞争优势已经所剩无几,居高不下的电价成为发展阻碍。此时恰逢中国重启停滞多年的电力改革,深圳再次被推到改革前沿。这一次要做的是被业内公认最难、改了12年都未能推动的电价改革。
  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一般所称的“5号文件”),启动电改,目标是通过拆分当时厂网一体的国家电力公司,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最终实现由市场形成电价。其后,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华能等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但在完成了厂网分开第一步后,中国的电力改革就渐行渐缓,至2008年陷入停滞,主辅分离改革至今未能完成,输配分离则未及展开便饱受争议。
  电力从生产到销售,分为发、输、配、售四个环节。初步改革之后,中国在发电侧已形成竞争局面,终端消费市场亦是由众多企业和个人构成,但中间的送电(包括长距离输送和城市配送)以及售电环节均由电网公司垄断,电网是惟一的买家和卖家,也因此,政府只能对电价高度管制,电力市场远未形成。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提出深圳“先行一步”,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即通过核定和监管电网成本来确定输配电价,也即过网费。
  在自2012年重启的新一轮电改中,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只有在厘清输配电资产的情况下核定输配电价,使居于垄断地位的电网公司的经营模式从收取购售电差价向收取过网费转变,才能打开电改突破口。这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下一步用户直购电试点、竞价上网、联动形成销售电价支付、开放输配电网、允许独立售电商参与竞争等改革,均要以此为前提。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要放开电力市场,让用户和电厂直接交易形成电力市场价格。”这已经在参与深圳电改的上下层达成了共识。此外,深圳之后,国家发改委也已批准蒙西展开类似试点,接下来是南方电网,最后会推向全国。在改革后,电网将不再是电力垄断买家和卖家的角色,而会成为一条“高速公路”,使用者只需根据使用情况支付过网费即可。
  这是理想的场景。从第一步走到最后一步,仍然路途遥远。中国的电网不仅垄断,且资产庞杂。以国家电网为例,这些年来因投资缺乏约束,已发展成一个跨越金融、制造、矿业、地产等多领域、总资产2.57万亿元的超级帝国。要核定其资产并严格监管成本谈何容易。
  中国努力了12年,一直未能确立一套合理的输配电价标准及核定方法。“深圳怎么改,能改到哪一步,全国都在看。”多位电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电改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摸索“在垄断资产下怎么改革”。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改革试点首个监管周期(2015年-2017年)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三年深圳市电网平均输配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比2014年的0.1558元下降了1分多钱。
  1分看似不多,若以深圳2013年全年用电量802亿千瓦时计,相当于电网公司少收入8亿元。国家发改委并要求,降下来的输配电价将最终传导到销售电价,让用户享受到电价降低的好处。
  降低电价,特别是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是推动深圳参与电改的初衷。但从记者的调查了解看,即使在深圳这样一个电力结构简单、资产边界相对清楚的电网体系下,这一步也相当不容易,且话事各方对个中做法争议不小。
  降电价不是终级目标。在业内看来,比降电价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深圳的实践摸索出一套方法,将电价这本糊涂账算清楚,把各种交叉补贴和其他灰色地带阳光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下一步如何放开和建立独立的电力市场。

作者:李雪娜 黄凯茜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gaot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