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city为什么在中国不可复制?

2015-05-12 10:11:31 太阳能发电网
“光伏产业正面临怎样的现实?”,“光伏产业迎来春天还是泡沫大于实际?”,“Solarcity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以业内角度分析了政策方、投资方和“互联网+”对光伏行业的多方面影响。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光伏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光伏产业正面临怎样的现实?”,“光伏产业迎来春天还是泡沫大于实际?”,“Solarcity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以业内角度分析了政策方、投资方和“互联网+”对光伏行业的多方面影响。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光伏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不管是“互联网”+能源的概念还是电力大佬“能源互联网”的红宝书都让能源圈像打开了想象中的潘朵拉盒子,但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不过就笔者多年的光伏从业经验来看,现实似乎看起来没有那么美。

  光伏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
  经济高速发展的副产物–雾霾,给我们这个国家盖上一块穹顶的同时,也让光伏新能源这个低碳环保产业,发出勃勃生机。一时间,环保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主流,泡沫喧嚣尘上。但静下心来,当我们仔细思考现在的产业结构时,不难发现:经过黄金10年,两头在外的高速发展,洗尽铅华的光伏行业带给我们的是一片多么美好的沃土。在这个行业里,中字头的国企经历过疯狂投资后,慢慢主动或者被动的退居二线;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希望通过电站开发,拉动生产,盘活资产,实现自我救赎的一带一路;金融机构把光伏二字请出“黑名单“,让电站资产能够作为一个表内资产有了存在的可能性;短期投机资本和长期金融资本,虎视眈眈,要么合资,要么独资,要么过桥,要么劣后,要么夹层,总之是要小心翼翼的尝试切分这块蛋糕,品尝后,谋求更大的利益…从死水微波,到一层涟漪再到波涛汹涌,一副壮观的光伏产业2.0升级画面正徐徐拉开帷幕。
  最近,一本电力大佬“能源互联网”的红宝书在微信刷屏之后,打开了想象中的潘朵拉盒子:让特高压传输,跨洲际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了纸面上的可能。虽然我们十分敬仰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全球能源的整体规划,但在全球的分布式能源浪潮下,不管是能源局,发改委或者笔者的眼中,着力于用户侧的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发电模式,更能够担当时代的宠儿,也更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并带动行业的发展。
  政策层面,从密集出台的地方补贴政策,6号文,9号文,15号文,到“光伏下乡”,“光伏扶贫”热潮,再到未来红红火火的电改方案。政策的强劲春风吹绿了春天里阳光的故事。各位行业伙伴,你们原本平静的心,会不会因此而躁动呢?
  如今光伏行业所处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呢?在笔者眼中:这是一个环保的时代,搭上节能减排的列车,你就能一路向前;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在一个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里,孕育着全新的合作方式;这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你就能变废为宝,挖掘属于你的宝藏;这是一个创业创新的时代,选对梦想的驻足点,你就能成为站在风口的猪;这更是一个光伏的大航海时代:自由的心在每个拥有梦想的夜晚,都可以找到航行中的启明星。

  Solarcity模式可否复制?

  这是业内人士问笔者最多的一个问题,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Solarcity模式成功的两个关键点,在中国都不具备:一是退税补贴政策,二是诚信系统建立。退税补贴是美国政府对于光伏政策扶持的重点,其退税收益占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将近一半,且Solarcity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完善的结算管道,相当于其只承担了50%的初投资;诚信系统在欧美国家都比较健全,很少有业主会拖欠款项。所以这两点在中国都不具备,也就不可能在分布式领域产生类似于Solarcity这样的企业。
  那么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模式要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观念问题,之前国内光伏市场参与企业基本都是大型企业为主,电站也以大型地面和大型分布式为主,应用产业运转模式较为粗狂,以资本为产业的最大推动力,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投资者需求也无差异。而如今分布式光伏电站应用成为了政府推广的主题,原有产业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体系,而是需要大量新生中小企业进入到分布式光伏应用的大潮中来。这些企业如何产生呢?需要有一套机制来促使大量光伏从业人员开展创业,并且要对他们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

  缺少标准,“互联网+能源”难成气候
  “互联网+”只有依托于产业平台之上,才能焕发出绚烂的生机。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本身具备的环保属性、电力属性和金融属性,经过有机的整合,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身处这个行业,除了感谢幸运女神的眷顾,更多的是身上的责任。光伏发电这个新兴产业,在突飞猛进的10年高歌中,更多依赖的是海外的市场和客户。中国市场,没有现行的标准来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CQC和中国电科院在2014年底,才正式出台了光伏电站检测和评估的标准意见稿,但仅局限于国家层面。面对纷繁复杂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真正缺少的是行之有效并能够实践的行业标准,能够指导设计方,建设方和运营方根据规矩去实践曾诺,保证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标准的缺失对于正在展开的行业大幕而言,无疑是一个阿喀琉斯之踵,会对一个20年发电曾诺的行业留下潜在的风险隐患。冰山一角,虽然不能影响大局,但却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
  近期多个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都在和金融机构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短板问题。我们不难看到,产业信用的缺失成为阻碍产业前进的绊脚石。
  一个标准的建立,不仅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的引领,更需要所有人的参与,需要市场的接受。在市场的调节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并反馈予市场。只有更多的有识之士都能参与到行业平台和体系的搭建中,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把市场认可的行业标准真正的推动实施,用户才能够体验到标准带给消费者的保障,保险和金融机构才能够依据这套体系为分布式光伏提供金融服务,变成实在的支撑,配合独立第三方中间服务环节(第三方监控平台、第三方评估、第三方检测、第三方运维、保险等),给予负责任的中小企业更多的信任和支持,给予这个行业更大的经济动力。

  放眼未来
  一个时代给予个人最大的支持,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个政府给予行业最大的支持,是打破束缚。
  一个行业给予从业人员最大的支持,是调动所有人的创造力,让创新的思维在广阔的土壤中得以生长。
  能源互联网,这个看似遥远的概念,稍加揣摩,不难发现。如果在微观意义上实现,需要靠的是商业的交易,互联网是组织这个交易的渠道和平台。而真正能够实现电力交易的能源形势,非光伏能源莫属。分布式电站建设,分布式储能建设,分布式微网建设,以及分布式的交易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能源的交易体系,变成切实可行的利益,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得到实惠。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着激情与梦想的新能源时代,互联网与新能源结合的时代,通过新能源创业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创业创新的热情,只有在搏击海浪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加的坚强坚定。【陆剑洲,上海淘科(Taoke)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光伏宝创始人

作者:陆剑洲 来源:财新-无所不能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