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是一种能力

2015-06-08 12:06:23 太阳能发电网
对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制造先进水平的光伏制造业而言,其整体可靠性能力的建设,就已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 2015/05   文:吴军杰

  最近,一位光伏电站业主遇到了一个比较闹心的难题。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在他采购的光伏组件中,由于批量的出现了实际功率低于标称功率的情况,在与厂家理论未果的情况下,他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可是,就这么一个他原本以为必赢的官司,在律师介入之后才发现,很难找到必赢的法律支撑—因为相关标准的缺失或不够细化。
  据说,类似的官司,近期已发生多起。
  而与此同时,一直被业界所默认的“光伏组件寿命为20-25 年”的命题,近日也在专业检测人士圈子里引起了小范围的争议。其中的焦点在于,目前的老化试验等检测手段,是否可以证明组件的理论寿命?
  结果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老化试验等手段只能证明在极端环境下光伏组件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力,并不能直接证明组件寿命可以达到多少年。两者之间,只存在着逻辑上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由此,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也就是说,姑且不论类似那位电站业主遭遇的“偷工减料”情况,即使是按照现有标准和测试手段严格把关生产出来的光伏组件,目前也没有办法可以逻辑严密地证明其寿命究竟可以达到多少年。那也许是20年、30年乃至50年,但也可能仅仅只有10年甚至5年。
  对于从业光伏已近十年的笔者而言,当然愿意相信光伏组件的寿命可以达到乃至超过20年。事实上,目前超过20年仍在服役的光伏系统在国内外都并不罕见,而20 年来光伏技术也已不知进步了多少。
  但是,这显然并非是一个可以感性认识的问题。
  对于那些动辄投资数亿乃至上百亿资金的光伏电站的业主来说,如果其投资财务模型竟然是建立在一种并不确定可靠的产品寿命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恐怕就没有人能睡得着觉了。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技术的实证研究及其标准制订相对滞后,并不难以理解。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阶段,行业的可靠性,特别是产品的可靠性,才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最后遭受损失的就将是整个行业,而非仅仅只是电站投资者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刊5月号封面人物王一鸣及其锦浪新能源在企业整体可靠性建设方面的探索,就具有了更大的启示意义。
  国务院在近日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方略中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可以预料的是,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将成为未来十年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奋斗目标。其中,制造业的整体可靠性建设,无疑将是基础中的基础。
  可也正如王一鸣所言,可靠性的塑造,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能力,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实现。
  因此,对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制造先进水平的光伏制造业而言,其整体可靠性能力的建设,就已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


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