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碳金融市场

2015-09-17 09:35:30 太阳能发电网
  由于金融市场间风险的传导性,分区域的碳交易市场会增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维度。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通过统一监管、统一定价、统一配额等对各区域碳交易所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保证国内碳交易价格的有序波动,保证碳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监测和防范,并促进碳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未来战略发展在
  由于金融市场间风险的传导性,分区域的碳交易市场会增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维度。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通过统一监管、统一定价、统一配额等对各区域碳交易所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保证国内碳交易价格的有序波动,保证碳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监测和防范,并促进碳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未来战略发展在于建立起中国统一的碳金融交易市场,目前国内区域性碳金融市场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中国碳金融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我国存在7个独立的碳金融试点交易市场,经过近年运行,已初具规模,市场整体价格趋于稳定,价格在20元/吨到90元/吨之间波动,价格波动区间的稳定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及其价格形成与波动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碳交易市场启动到今年8月22日,7个碳市场的交易总量不足1300万吨,碳交易总额不足5亿元,表现为流动性不足的特征。各地区配额总量大小与配额宽松程度,以及交易品种的单一化决定了其活跃度远远不及欧洲市场。
  我国碳排放权市场虽有7个试点,但涵盖区域范围明显太小,区域范围的小直接决定了买卖双方参与者的数量少,这使得市场的流动性也小,这种流动性不足直接影响到碳交易市场的有效性与市场定价的权威性。自流动性严重不足,同样会影响到碳价的准确性。
  不过,经过几年交易,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碳价信号已经初步形成。由于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功能是价格发现,释放碳价格信号,碳价格信号可以反映碳减排成本,减排成本的大小直接决定企业减排的动力大小。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各试点地区碳交易价格相差比较大,截至今年8月22日,深圳市场最活跃,价格最高达到130.9元/吨,成交均价也是最高的,为70.2元/吨,波动幅度最大,达到+80%—-62%;成交最不活跃的是天津,最低价也出现在天津,为20.74元/吨,最低均价也在天津,为29.6元/吨(天津)。上海和北京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7个交易市场的履约期都设定在每年6或7月份,可以观察到,除天津之外,2014年履约前最后一个月各个市场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均超过了65%这说明这些交易以履约为主要目的,这种交易市场集中度过高,从而使市场有效性不足,这种市场难以形成公允价格。

作者:孙兆东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