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解决弃风弃光的最现实选择吗?

2016-04-19 09:58:59 太阳能发电网
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弃风、弃光痼疾,依旧是制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储能是现阶段解决弃风、弃光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吗?

作者:何英
来源:中国能源报
原标题:储能是不是解决弃风弃光的最现实选择?


  弃风弃光依旧严峻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6%。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风电弃风限电形势的加剧。2015年,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其中,弃风较严重的地区是内蒙古(弃风率18%、弃风电量91亿千瓦时)、甘肃(弃风率39%、弃风电量82亿千瓦时)、新疆(弃风率32%、弃风电量71亿千瓦时)、吉林(弃风率32%、弃风电量27亿千瓦时)。
  “难兄难弟”光伏的处境也没好到哪儿去。
  2015年,新增光伏装机1513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平均弃光率12.62%(不含蒙西)。西北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其中,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面对严峻的风、光消纳困境,日前有传闻称,国家能源局已叫停了甘肃、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区)新增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重启之日)待弃风限电有效缓解后另行研究。
  化解弃风、弃光,突破行业困局,储能技术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起草的《国家能源局关于推动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调峰辅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流传开来,储能参与“三北”地区调峰的消息刷爆了行业圈。那么储能是现阶段解决弃风、弃光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吗?

  储能应用空间广阔
  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储能有多种用途,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性,实现跟踪计划发电,实现安全稳定供电的必要手段。
  关于储能的经济效益,“电池储能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而产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张华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储能的效益必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健康效益、幸福指数等多方考量。”
  “就我了解,国内已有储能企业布局弃风、弃光发电场,储能应用还是有商机的,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储能经济不可行,但目前储能是用作调峰还是平滑出力输出,前者应该取决于成本,后者取决于调度政策。第二,目前储能电池技术降成本的最有效途径是提升储能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循环寿命。这一点业界正在努力,包括现有储能技术的改进以及新型低成本储能技术的研发。”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对记者坦言。
  在上海普天中科能源技术总工程师杨锦成看来,储能或许并非是解决弃风、弃光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为储能可用于平滑短期波动,而现在弃风是季节性和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弃风弃光的核心问题在于外送通道不畅、本机负荷不足,外地用电需求不振,作为短期负荷缓冲调节增强电网友好的措施可以,要解决电力供需结构性问题,有些缘木求鱼。”
  现阶段,中国针对储能尚未出台补贴政策,但不少储能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张北风光储输项目最为典型,另外一些储能商业项目,如海外调频市场、微型电网市场、离网市场上,应用比例也在不断走高。
  “电价信号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过储能的示范项目也要做,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应用部总监杨洋进一步向记者阐述。

作者:何英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