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晶硅如脱缰野马冲击国内 四家硅巨头联名上书商务部求调查

2016-04-29 15:00:57 太阳能发电网
虽然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多晶硅企业采取了“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但近期海外多晶硅的进口量依然创出新高,这也引起了国内多晶硅同行的不满。

作者:王佑
来源:一财网
原标题:欧洲多晶硅如脱缰野马冲击国内 四家硅巨头联名上书商务部求调查

  虽然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多晶硅企业采取了“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但近期海外多晶硅的进口量依然创出新高,这也引起了国内多晶硅同行的不满。因此,四家多晶硅公司联名上书商务部,要求进行“双反”复审调查。


  在收到申请书之后,商务部4月29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晶硅实施的“双反”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时间为今年5月1日起。
  提交申请的四家公司分别有:香港上市企业---保利协鑫(3800.HK)旗下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江西赛维 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赛维LDK”)、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阳中硅”)和美股上市公司大全新能源(DQ.NYSE)在华实体企业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大全”)。如果复查的结果能确认欧洲公司存在倾销,商务部将延续反倾销措施,此前确定的相关倾销税率、中欧之间达成的多晶硅价格承诺等或发生很大变化。

  中资企业抱怨:此前的对欧多晶硅“双反”措施没用
  自2014年5月1日起,我国对原产于欧盟进口晶硅征收“双反”税,时限为2年,近期到期。
  但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从我国由德国进口的多晶硅数量也创出新高,达到4054吨,环比大增75.5%,占总进口量的29.2%。
  眼看着商务部的“双反”将到期,多晶硅进口量也如脱缰野马般上扬,2016年2月29日江苏中能、江西赛维 LDK、洛阳中硅和重庆大全正式向商务部递交了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期终复审申请书。
  申请人主张,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欧盟的进口多晶硅对中国的倾销行为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产业造成持续损害,请求商务部裁定维持“双反”举措。商务部随后公告继续复审调查,自2016年5月1日起,于2017年4月30日前结束。
  一位参与复审申请的某公司内部管理层就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复审的逻辑在于,欧洲企业对国内的产业损害是否还存在?它们是否有倾销行为,是否低于当地的市场价卖给中国多晶硅?如果商务部调查结果确认,那么双反税率和价格承诺可能都要再做改变。”
  从价格观察,目前多晶硅进口价确实大幅下降。今年3月,此类产品的进口均价大幅下滑至14.27美元/千克,环比跌幅为13.5%。


  记者在查看了商务部的一系列数据后发现,除了德国瓦克化学的反倾销税率为14.3%之外,其他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公司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如Schmid Group、Joint Solar Silicon(JSS)、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SpA、Siliken Spain、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SILFAB S.p.A等公司,那时的反倾销税率皆为42%,另有欧盟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为14.3%。此外,各大公司的反补贴税率是1.2%,因此针对欧盟各公司的反倾销税率更高。
  彼时商务部也指出,接受瓦克化学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它将以不低于承诺价格向中国出口多晶硅产品。

作者:王佑 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