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多年来,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中央政府不断调整能源管理体制,优化能源管理部门及职能,适应了我国能源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要求,总体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伴随“放管服”改革,我国能源行业行政效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原标题: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提速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鹏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多年来,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中央政府不断调整能源管理体制,优化能源管理部门及职能,适应了我国能源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要求,总体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伴随“放管服”改革,我国能源行业行政效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但也应看到,能源行政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果仍然是阶段性的,当前能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发展的统筹规划、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法制建设和能源政策的贯彻落实。按照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关于能源革命的讲话要求和中央全会的有关精神,迫切需要深化研究政府能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快能源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
能源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表明,针对能源资源的战略属性和商品属性,为避免“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既不能单纯强调政府管制,也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既要兼顾社会公平,也要注重提高市场效率。基于对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能源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能源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有三点值得借鉴。
一是面对世情国情变化,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国家能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成立了能源部,日本成立了通产省下的资源能源厅。英国伴随着能源的私有化浪潮,组建了独立监管机构,撤销了成立20年之久的能源部;面对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2008年又成立了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前不久又重组成立了商务、能源与工业战略部。能源是俄罗斯经济腾飞的基石和生命线,俄罗斯于1991年成立能源部之后,经历1993年的燃料动力部—2000年的动力部—2004年的工业和能源部,2008年组建了新的能源部,进一步完善了管理职能。二是能源管理职能比较集中,相关部门分工明确。无论美国、俄罗斯等设有专门的能源部,还是法国在工业、能源与数字经济部之下,德国在经济与技术部之下设置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将能源管理的各项职能相对集中起来,便于管理和协调,各国做法基本一致。但将所有涉及能源的管理职能完全集中也不现实。美国除了作为能源主管部门的能源部和能源监管部门的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外,仍然存在负责核能监管的核能监管委员会,负责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署,负责能源外交的国务院能源资源局,以及涉及油气输送的运输部,但边界清晰、分工明确。三是设立专业化的独立的能源监管机构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主流模式。如美国的能源监管委员会、英国的天然气与电力市场办公室、德国的网络传输管理局等。
作者:王鹏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