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机扩容的背后:边建边弃为哪般?

2017-02-21 09:40:04 太阳能发电网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弃风弃光,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装机总量,我国新能源陷入“边建边弃”的怪圈。

作者:郭航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原标题:新能源装机扩容的背后:边建边弃为哪般?



 
  黑烟囱少了,光伏电站、风电场变多了。这是人们近几年对能源变化的最直观感受。从当前来看,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新能源的发展更是被戴上“神圣光环”。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弃风”、“弃光”等现象的存在也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了很大变数。“晒太阳”、“吹冷风”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弃风弃光,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装机总量,我国新能源陷入“边建边弃”的怪圈。
  
  装机总量世界第一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将达到4250万千瓦,约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装机规模的一半左右。
  
  根据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39%。
  
  具体来看,到2020年,水电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新增风电装机约8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7000亿元,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投资约1万亿元。加上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地热能利用等,“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约2.5万亿元。
  
  来自中国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光伏发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已位列全球第一。据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确保太阳能等清洁低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并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升级、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
  
  “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走清洁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的增加,显示出了要调节能源结构的决心。与此同时,新能源项目的展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能源互联研究者、前CEEC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经理聂光辉告诉记者。
  
  据初步测算,整个“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43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580万吨,年节约用水约38亿立方米,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不可否认,新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同时新能源产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目前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推存在大量浪费现象。一边是积极投资建设,另一边却是弃之不理。这也引发能源界的激烈讨论和担忧。
  
  边建边弃为哪般?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弃风较为严重的地区是甘肃、新疆、吉林、内蒙古,弃风率分别为43%、38%、30%、21%。光伏同样不能幸免,2016年,西部地区平均弃光率达到20%。
  
  以甘肃省为例,目前甘肃风电装机为127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三位。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甘肃弃风率为39%,2016年上半年达到47%,风电利用小时数由2013年的1806小时减少到2015年的1184小时,2016年前三季度为870小时。
  
  甘肃的弃风代表了我国新能源的缩影,其他地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2015年的弃风电量合计约35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约180亿元,这意味着全年的弃风损失几乎抵消了2015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的社会经济效益。
  
  究其原因,“弃光”现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光照条件较好且空间成本很低,是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场所,但这些地区的水电和火电成本更低,而且电力消纳能力远远不足。
  
  政府为扶持上游发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支持下游电站建设以开拓国内市场。为追求政绩,地方政府在项目建设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得电站建设一时过剩。
  
  “一边建设,一边又不用。说白了就是为了那点补贴。由于光伏发电补贴一度采用‘事前补贴’的方式,而不是‘度电补贴’,电站一旦建设完成,不经并网也能拿到补贴,企业没有发电量等考核压力,这也就致大量光伏电站建设完成后处于闲置状态。”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


作者:郭航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