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通威股份大手笔投资单晶产能,台湾的新日光、德国的SolarWorld也先后表示将专注于单晶产品,供需均转向单晶的趋势十分明显。
过去一度因价格较高而失去市场优势的单晶太阳能产品,在2016年有了转机。在PERC技术驰援、领导厂商致力于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单晶产品的整体性价比更好,因而逐步翻转了与多晶之间的市占分布。中国大陆的通威股份大手笔投资单晶产能,台湾的新日光、德国的SolarWorld也先后表示将专注于单晶产品,供需均转向单晶的趋势十分明显。
通威、隆基联手增单晶上游产能
今年1月初,通威股份宣布与天合光能、隆基股份三方联手,共同出资人民币8亿元资金,于中国丽江成立5GW的单晶铸锭(ingot)产能。新公司将由隆基持股60%、天合持股25%、通威持股15%。
通威这项投资还有相关进展。在“两会”期间,通威进一步宣布再与隆基股份合作,将共同投资人民币80亿元,成立年产能5万吨的高效多晶硅与配套新能源专案。
与隆基合资投资多晶硅产能的投资主体是由通威旗下的控股公司永祥股份与隆基股份共同成立,永祥持股85%、隆基持股15%。由于隆基目前已有7GW以上的单晶硅片产能,比对今年1月时与天合光能所投资5GW单晶铸锭产能,这笔最新的多晶硅投资,未来很可能也将与隆基的单晶产线合作。
换句话说,透过通威与隆基的合作,中国大陆在2017、2018年间,至少已知将会新增5GW单晶产能。
SolarWorld、新日光先后宣布结束多晶产线
今年2月,德商SolarWorld透过财报的线上会议宣布将逐步结束多晶电池产线,并将资源投入单晶PERC的电池、组件与双面组件的产能。SolarWorld同时表示,这样的产能变化将在2019年底之前使400份工作消失。
SolarWorld预计调整德国Arnstadt与Freiberg两厂的生产线。Arnstadt的单晶铸锭与硅片产能将扩张,Freiberg厂则将用于生产金刚线切硅片与其他的组件组装工作。更重要的是,SolarWorld宣布将增加对PERC技术的研发投资,致力于推动效率成长。
SolarWorld整体组件产能也将从目前的1.3GW提高到2GW,而从前述的计划来看,未来这2GW将由单晶产品占大多数。
台厂新日光在3月也宣布产能变化,未来将全面停止多晶产线,并专注于生产、研发单晶PERC电池。新日光的电池产能将从现有的2.2GW腰斩到1GW。新日光执行长洪传献指出,公司的单晶PERC获利状况较佳,加上下游的组件与电站事业也上了轨道,精简电池产能对公司整体运营是有利的,预计今年第四季就能看到转型成效。
除新日光外,昱晶、中美晶、升阳科、太极、茂迪与元晶等台系厂商都有扩增单晶PERC产能的计划,但对于多晶的产能扩充则相对保守。整体来看,供应链对单晶的信心远大于多晶。
单晶来势汹汹,多晶进入调整期
EnergyTrend研究,2017年全球单晶PERC产能将较2016年大幅成长,而多晶PERC则将持平。以整体PERC产能来看,将有八成为单晶产能,剩下约20%才是多晶PERC电池。
而从整体市占率来看,2017年单晶的市占率预计将提高到三成以上。而多晶则因既有产能高、市占率下滑,在2017年全球需求将与2016年几乎持平的状况下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未来的价格走势也不容乐观。
单晶产品来势汹汹,但因产能限制而无法大规模供货,市场因而仍有多晶的需求空间。但随着单晶产能持续开出,多晶若无法在性价比上重新取得优势,很可能在市占上会节节败退,价格也会连番下滑,导致利润恶化。这对Hanwha Q CELLS等多晶产能较高的公司而言是一记警钟,也加速了金刚线切与黑硅等技术的发展脚步。
单晶产能提高已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受限于全球需求难以持续扩张,产能盘整亦势在必行。从SolarWorld与新日光采取的行动来看,多晶产线很快就会进入转换阶段,无法升级的设备与产线会被淘汰,由性价比更好的新技术取而代之。
作者: 来源:EnergyTrend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