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10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起步到世界第一的过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180GW,光伏装机约120GW,均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
首先,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速自身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力度。目前,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行业的核心技术,而以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凭借其在价格和规模的优势形成追赶之势,并将改变全球新能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市场结构。但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的接点主要集中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环节,继续充当起部分新能源产品和设备“世界制造工厂”的角色。
然而,随着新能源产业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增长,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扩散也逐步加快。例如光伏产业,欧美国家虽仍具有技术优势,但除了在薄膜电池和硅材料制备方面处于垄断地位之外,行业的大多数技术已经进入开放状态。技术扩散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产业链中,导致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和利润水平大幅降低,新能源产业整合的力度加快。但同时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跨国并购的热点领域。
其次,之前我国能源领域主要矛盾是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即能源供给安全的问题。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再加上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局性供求紧张的矛盾基本消除。而进入新时代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对能源需求不仅要求量的满足,还要求能源利用更加清洁、低碳化,即对能源供给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代我国能源行业的主要矛盾将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能源内部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转化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加速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经济高质量增长、生态文明建设等摆在突出位置,相继提出了“能源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顶层设计与重大战略举措。这种发展战略、理念的重大变化将带动我国包括新能源在内的能源领域发展战略、理念和政策取向的系列变化,深刻影响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例如,“能源革命”的本质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其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主要特征是能源供给消费的清洁低碳化发展,目标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意味着我国能源朝着清洁化方向发展的重大思路转变,以高效、清洁、多元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将加快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顺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解决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不足和“弃风弃光”现象,大力调整能源产品结构,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有利的一面包括:政府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强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新能源需求持续增加;产业不断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此外,我国已作出2030年我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并制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0%的战略目标,这些指标的设置和实现将敦促政府发展新能源从而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将极大促进新能源的消费利用。不利有:能源消费增长换档减速,新能源将面临在同一块蛋糕里与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竞争的局面;新能源产业成本高,市场竞争力缺乏,导致“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等能源清洁替代困难;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严重,新能源产业链畸形发展等。
(作者系中国经济学会理事、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