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如何走出去?

2018-09-30 20:36:36 太阳能发电网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


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


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领域,根据系统功率与放电时间,可以将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能源管理、电力桥接和电能品质管理三部分。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不过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以示范应用为主,储能商业化应用面临着储能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有效激励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


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示范应用为主,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化进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为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计,到2050年全球储能装机将达到800GW以上,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提高到10%~15%,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而我国到2050年储能装机将达到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我国对储能的需求巨大且迫切。


在化学储能领域,铅酸电池因其技术成型早、材料成本低等优势,是目前为止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化学电池,截至2015年,全球铅蓄电池的储能应用规模达到了111.1MW。中国是铅酸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锂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化学储能技术,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13~2015年锂电池全球装机翻倍,是应用规模增速最快的化学储能技术。目前锂离子电池用于储能电站的单一电站容量已达到64MW·h的水平。近年来液流电池的发展较为平稳,全钒液流电池和锌溴液流电池的应用较多,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国际上主要的液流电池研发机构包括大连融科、住友电工、mergyPowerSystems等,其中日本住友电工2016年在日本Hokkaido投运的15MW/60MW·h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是目前投运的规模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项目。钠硫电池近三年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日本NGK公司是唯一实现钠硫电池产业化的机构。

 

2015年NGK公司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事件后,NGK公司逐步改进了电池结构并加强安全性研发,目前仍然引领着全球钠硫电池的发展。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中国钠硫电池领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也逐步改进电池材料,研发新一代的钠硫电池,在国际钠硫电池研发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的储能发展与全球的发展速度比较近似,应用领域是电网侧和发电侧,已经开始在加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还会加速前进。”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先生在2018第五届国际储能峰会上介绍了中国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


2018年中国储能再次焕发生机,一大批新涌入者进入并抢占一席之地,而在光伏新政之后,许多光伏企业转向储能,储能市场更是火爆。


德国储能协会(BVES)执行总裁Urban Windelen先生表示,中国的储能市场发展迅速,已经逐渐变成了世界领先者。

 

中国储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目前国内的电化学装机规模逐年增长,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34%。而国内储能项目中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了93.7%,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


俞振华对今年的储能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认为今年中国的储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以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区域是用电侧的模式,中部地区则以河南为代表是电网侧的模式,西部则是发电侧的模式。他预言储能市场的地域特色能够带来一些新的储能市场机会。


据悉,今年6月份河南电网100兆瓦电池储能首批示范工程-洛阳黄龙站首套集装箱电池储能单元并网成功,成为国内首个并网的电网侧分布式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标志着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侧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预测在现有的产业政策和格局不发生较大调整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储能市场的平均复合增速会超过50%,但是电化学电池的总量不会太大。俞振华认为倘若电改加速,或电网开启大的调整,这一数字还会上升。


储能企业“走出去”


据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电化学储能在新建的储能项目中增长最快,2018年上半年增长147%。在已经投运的项目里面,抽水蓄能的比例同比降低,锂电池成为主流技术,99%的储能新项目都是锂电。但是俞振华认为多种路线并存依然是未来的一种格局。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储能发展中峰谷价格不可投资是关键的部分,也是储能发展中的难点,华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研究院吴少杰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


进一步提升技术以降低成本,期望能源价格能够发生变化以解决这一问题;


让商业模式变得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为部分模式可以支持消费者的投资和经济性,但不容易被消费者理解接受。


尽管中国的储能市场已经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但要实现储能企业“走出去”仍然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能源建筑与环境技术高级经理Anne Bräutigam 认为要真正“走出去”,中国的储能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在德国需要一年的测试期才可以允许使用;其次应注意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各国的市场情况;最后需要提前了解自家产品在哪些细分市场更具有潜力。总的来说,具有好的质量与品牌就是进入一个国外市场有力支持。



作者: 来源: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