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即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下同)。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将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迅速发展。
一、相比风电等主要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越性
中国太阳能发电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热发电两种利用方式。从光伏发电来说,目前已形成较好的光伏电池产业基础,从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2010年电池产量达到1000万千瓦,占据全球市场的50%。
相比于其他发电方式,太阳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目前在完全无污染的自然能发电中,主要有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两种。但是风力发电对选址要求较高,需常年有风能提供的地区,维护不方便,风具有间歇性,且风速大小不稳定,因此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大小也不稳定,很难大规模提供电能。总之,风力发电有随机性和反调节特性,对电网稳定运行并不友好。而太阳能在我国资源比较丰富,除成都平原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地区,其他三北地区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前景比较大。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许洪华教授表示,如果到2020年中国屋顶量的20%能装光伏,能达到3亿千瓦发电量。如果中国太阳资源一类地区能全部装上太阳能,不光能满足发电需求,可以满足中国全部能源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截至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可达2000万千瓦。
二、国家目前各项政策支持太阳能发电 但效果不明显
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正在变得愈加重要。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今年刚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再次明确了要重点发展,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锁定了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四大产业。在产业规模规划上,核电和风电可伸缩空间较大,目前还不十分确定。而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较为确定,即未来5年将分别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和1300万千瓦。
目前国家为支持太阳能发电采取的有关政策,一是电价政策,对大型并网太阳能电站,招标确定电价和投资者,引导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对电价高于常规电力部分通过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
二是财政补贴,目前主要有支持分散利用的金太阳工程。当项目容量大于300千瓦,按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系统按70%给予补助,富裕电量按当地标杆电价收购。
但现有的政策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上网电价法是全球采取的启动光伏市场最有效的举措。在利用政策启动市场方面,德国从启动上网电价法,并进行相应的政府补贴后,光伏市场出现快速增长。据权威统计数据,由于两国政府采取具有激励性的上网电价补贴模式,德国与意大利光伏行业发展迅猛,在去年的全球装机量中,德国与意大利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因此,上网定价政策加上合理的补贴,这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也将成为我国政策的发展方向。
三、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
未来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据统计,如果太阳能发电价格降到每千瓦时0.8元以下,年增长规模可望达到1000万千瓦。就全球市场而言,太阳能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引导该产业的发展,然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国家标准的光伏上网电价规划。此次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制定意义重大。
国家能源局的权威人士表示,国家版上网电价标准出台后,将有利于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将有价可循,而且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基准电价灵活制定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相比此前出台的多项政策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政策的出台对于国内光伏产业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形成长期利好,相关上市公司中,那些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能有效控制成本的公司,如天威保变等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受益将更加显著。
而国联证券分析师认为,上网电价政策一方面通过利用电价中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一方面,明确的上网定价机制有利于计算电站运营的合理收益,成为国家大力推广光伏补贴的依据。
大同证券分析师也认为,上网电价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强,更加注重实用性、补贴资金使用效率更高的特点,加上当前光伏市场低迷,也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启动提供了良机。
对于此次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制定,莫尼塔新能源分析师唐小东认为,1.15元/千瓦时和1.10元/千瓦时的定价并不算高,体现的大约是西北地区光伏项目正常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