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部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原本计划在11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的调查推迟到11月14日,这是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发起“双反”调查。多数专家认为此次“美国双反”立案的可能性极大,更有专家表示,这场看似国际贸易争端事件掺杂的政治因素已超越事件本身的意义。2012适值美国大选年,这个时候推出“双反”调查,或为奥巴马团队为了竞选“连任”增添的一个筹码而已。
立案可能性较大
“美国双反这个事情,现在要把它上升到政治层面来看,这是两个国家的博弈。美国政府投了很多钱进入新能源领域,但现在却遭到企业的指责,所以美国政府也需要按照游戏规则出面处理这个事情。美国历来依靠各集团的游说获得支持,所以结果目前还很难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双反立案,将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迪思普研信息咨询公司的高级分析师廉锐表示。
廉锐说:“从目前来看,在光伏产业,尽管美国对中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但这件事不一定是讲道理。从美国国家角度来讲,美国政府需要把这个过场走一遍。”
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何种姿态应对诉讼?廉锐说:“首先,中国光伏企业不能退缩,要积极应诉。目前这一点来看非常乐观。国内有十七、八家的大型光伏企业已经着手准备应诉材料并聘请律师。可以说,这次的双反应诉,中国光伏企业出现了比较团结的局面,也说明了中国企业在类似事件中一个整体意识的提高与成熟。其次,也应该认识到,一旦立案,将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光伏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廉锐解释说,“整个事件大概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来调查,在调查中,企业需要动用自有的资源游说以此影响双反的裁决结果。我们应该看到,任何裁决背后存在的是几大利益集团的博弈。这其中包括我国国内的光伏产业力量,也包括美国本土受到伤害的光伏企业,比如下游企业。如果双反裁决结果是征收惩罚性关税,美国一些下游企业成本就会突增,即使有同样的政府补贴也很难经营下去,这也是美国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不愿意参与双反的原因。国内企业要通过他们去游说政府以影响双反最后的结果。”
廉锐强调:“美国政府也会考虑是否存在为了一些企业的利益,去伤害另一部分企业利益的事实,而受伤害的企业利益诉求也会通过其他的一个途径反应出来。但时值美国大选,政治环境复杂,利用各个领域的反倾销,也可能成为美国政府借机争取一个利益集团支持的砝码,所以,双反的结果还是非常难以预料的,但立案的可能性很大。”
廉锐说:“一旦双反立案,必将牵扯到中国光伏行业的一些精力。国内的企业不仅要专注把企业做好,还要考虑未来一些商业活动会不会影响反倾销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企业将产生支出成本。如果不立案,将对我们整个行业是一个利好。”
同时廉锐也预测:“裁决结果如果是反倾销成立,美国对中国光伏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将是非常高,不会出现象征性征收10%-20%的中间地带。”
国内企业抱团应诉
近日,记者从相关新能源行业协会组织获悉,目前至少有近二十家左右的国内大型光伏企业对共同参与应诉达成一致意见。阿特斯总裁瞿晓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来看,应诉小组成员以几家光伏核心企业为主,在应诉过程中,各企业对出钱、出力也已经达成一致意见。最近一段时间,光伏几家核心企业和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机电商会、新能源行业协会保持着积极沟通,几乎每2-3天就会召开一次磋商会议。”
瞿晓桦表示:“首先,我们肯定的认为美国一些企业提出的这个双反请求是偏颇的,也是缺乏根据的,此次双反诉讼的请求至今没有得到美国主流光伏界的支持。到现在为止,除了SolarWorld之外,其他所谓参与双反的六家企业影子都找不到。所有想象中有可能一起与SolarWorld提出诉讼的企业,现在基本上都明确地示意中国此次的抗辩小组,表示他们并不支持双反的调查。”
据记者了解,目前,有GE、应用材料、MEMC等公司对这个立案调查已明确站在了中国的立场上,也实则凸显了美国内部太阳能企业存在的意见分歧。
瞿晓桦说:“这次双反微妙之处在于提起诉讼的企业一直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但是支持中美自由贸易,以及中美之间扩大自由贸易的企业却非常清晰。这些企业,无论国内、国外的企业都是愿意站出来表态反对双反请求的。”
是否还需要更多的光伏企业参与抗辩,瞿晓桦说:“双反事件关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有责任的企业出面。阿特斯愿意与其他几家光伏企业一并牵头积极应诉并号召和鼓励更多的光伏企业加入,而不会选择躲在一边。因为这个事情不仅对整个行业有利,对中国也是有利的。阿特斯已经做好了积极参与应对的准备。”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光伏企业表示,已做好长期抗辩的准备。
截至记者发稿前获悉,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已代表中国政府就此双反发表中方观点。沈丹阳说:“美国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并拟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公众和企业对此强烈不满。中国政府严重关切此案。”
沈丹阳指出,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通过自身努力不断降低成本。目前,中美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互有需求,互利合作。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清洁能源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不仅破坏了中美新能源领域的良好合作氛围,也损害了美国产业自身利益,中方保留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